|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艺术非遗与技艺非遗的完美融合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艺术非遗与技艺非遗的完美融合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12/18 7:20:1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推剧小戏《豆腐情》再续豆腐佳话

从一个侧面勾画中国豆腐文化的神采,从一个细节引发对传承文化遗产的思索,这就是推剧《豆腐情》的内容和主题。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由淮南日报社退休职工李庆南创作的现代推剧文学剧本《豆腐情》,日前已由凤台县推剧团排演完工,即日便可推向舞台正式演出。

豆腐村的故事 带着呼吁与希望

豆腐的传统制作技艺已经国务院批准,在2014年11月11日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名录。《豆腐情》中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八公山下淮河岸边的豆腐村,主人公马永利是马家豆腐作坊的第三代传人,他既为改革开放带来的富裕生活满心欢喜,又为自己年纪大了,自家做豆腐的手艺能否延续下去而担心。儿子马小林却认为,在豆腐坊里干活起早贪黑太辛苦,还没有在城里做生意挣钱多,不愿接手这个豆腐作坊。此时,母亲林桃花也苦心劝说,要儿子看在父亲满头白发、年老体弱的份上,把豆腐作坊接下来,把马家豆腐的品牌继续亮出来。但儿子却死活不肯答应,两代人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

就在此时,当年豆腐村的下放知青、退休干部江英杰找到了马家豆腐作坊,他正是在这个豆腐坊里了解到豆腐的美味和豆腐的制作流程,触及到了豆腐文化的根脉;他忘不了马家豆腐的独特味道,更忘不了马家豆腐坊和乡亲们欢送他考上大学而准备的豆腐宴。今天,江英杰正是追寻着这种豆腐的味道,找到马家豆腐作坊的。江英杰表示,自己退休有了空闲时间,一心想为豆腐文化再续新篇,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尽力出力。在大家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小林终于有所醒悟,他决心把马家豆腐的品牌继承下去。剧本的尾声,呼吁和希望人们能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个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豆腐情的发扬 充满思想与韵味

推剧《豆腐情》的编剧李庆南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下放在八公山下。作为知青,他在生产队的豆腐坊里劳动过小半年,熟悉了用传统办法制作豆腐的相关工艺,更对豆腐这个神奇的人间美味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多年来,李庆南撰写和发表过散文诗《倾听豆腐的声音》、叙事诗《豆腐女》以及一大批与豆腐、豆腐宴和中国豆腐文化节有关的新闻作品。关于《豆腐情》剧本,李庆南表示,一个十多分钟的推剧小戏,既要展现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又要涉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课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多年来,特别是在我们豆腐的发源地,一直没有一个反映豆腐的剧本,似有欠缺;今年适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他认真撰写了这个推剧小戏剧本,也算是为纪念改革开放献上了自己心灵的一束鲜花。

承担《豆腐情》排演任务的,是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凤台县推剧团,这也是全国唯一的“推剧”专业表演团体。近几年来,县推剧团创编的新剧目有二十余个,参加过全国、全省地方戏会演和比赛,多次获得全国和省、市级奖励。推剧又名“四句推子”,它与沿淮花鼓灯并称为姊妹艺术,在淮河流域广为传播。推剧以它的唱腔“悠扬婉转,缠绵悱恻”,一直深受淮河两岸父老乡亲的喜爱。凤台推剧也于2006年入选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据凤台县推剧团团长苏武介绍说,为排演好《豆腐情》,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文广体局的关心下,剧团克服了资金短缺等诸多困难,认真进行排演,同时进行音乐创作、唱腔设计、舞台设计和服装制作,很快达到了预期效果。在排演期间,剧团还组织了相关人员到八公山和寿县的豆腐文化博物馆和生产厂家进行过实地考察和调研。

豆腐文化的传承 需要更多人关注

《豆腐情》剧组特邀国家一级导演刘涉运担任该剧导演。刘导先后担任过河南省剧协理事、河南省导演学会理事和商丘市豫剧一团副团长、商丘市豫剧院副院长等职,其导演过的作品多次获得省、市级和国家级大奖。刘导接手剧本后,很欣赏剧本的思想内容和剧情内涵,多次奔波于皖豫两地,认真执导,一丝不苟,为《豆腐情》的排演献上了一位河南人的爱心。

担任访剧唱腔设计的,是凤台县推剧团团员韩士喜,他介绍说,这次的唱腔设计,首先体会了剧本的主题思想和内在韵味,然后根据剧情要求和人物性格进行创作,这样才能在推剧四句的基础上,更好的发挥创造,让它充满时代气息。在剧中担任演员的推剧团副团长石岩岩等人介绍说,他们在推剧《豆腐情》的排演中深深体会到,在戏剧演出日益走下坡路的今天,如何能在舞台上留住观众,如何能让传统戏剧适合年轻人的口味,这是一个大课题;他们认为要力图让台词唱腔和一招一式都富有时代感,更加准确地反映剧情,让传统推剧既立意高远,又脚踏实地,既固守传统,又有所创新,这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推剧《豆腐情》即将走向舞台。推剧是艺术非遗,豆腐是技艺非遗,此刻,艺术非遗与技艺非遗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的融合。我们期待着该剧演出成功,同时也期待着有更多的人关注文化遗产的传承,把豆腐文化和推剧文化这两面大旗越举越高。

图三:来自河南商丘的国家一级导演刘涉运在豆腐发源地体验豆腐的传统制作技艺,为完成本剧的导演工作做准备

图二:编剧和演员们在凤台县推剧团排练厅讨论剧本

图一:推剧《豆腐情》的排练剧照(记者 李舒韵 付莉荣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