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共工怒触不周山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共工怒触不周山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5/15 5:11:0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淮南子》这部“牢笼天地,博极古今”的鸿篇巨著,不仅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科学史和学术史上地位显著,而且在中国神话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淮南子》所记载的神话故事传说大约有十五条之多,基本上包括了中国神话的各个方面。为了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笔者与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淮南著名画家刘小萍女士合作,从《淮南子》中,撷取其中八部经典神话故事和传说,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献给读者诸君,以期大家在赏析《淮南子》精华中,品味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其鉴古通今的精神养分。

《淮南子》所记载和引用的神话故事传说,用充满神奇的想象,反映了上古先民崇尚自然,征服自然和利用自然的美好愿望,凸现了古典浪漫主义、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如“嫦娥奔月”,就表达了上古人民对天体宇宙的敬畏和探索,以及对遨游太空追求向往的古典浪漫主义精神;“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追日”、则展示了上古人民面对自然灾害,不屈不挠,敢于斗争;奉献担当,自强不息的古典英雄主义精神;“阳燧取火”、“仓颉造字”和“神农尝百草”则体现了上古先民探索大自然的聪明才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创新精神;而“共工怒触不周山”则抒写了上古先民不畏强权,敢于除旧布新的变革精神。这些精神承先启后,世代传承,正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奋发进取,励精图治;推陈出新,自强不息的血脉源头。因此,可以说《淮南子》所记载的神话传说,它的美学价值、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与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我们了解人类童年时期生活志趣,思想情感和心理轨迹的一把钥匙。

《淮南子》一书“流源千里,渊深百仞,致其高崇,成其广大”,它所记载的神话故事和传说,以其丰富的人神形象,精妙的文学构思,奇幻的夸张想象和古典的浪漫主义精神以及鲜明的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和无私献身精神,对后世文学家以及诗词歌赋家们的文学创作和各民族史诗的形成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从而奠定了《淮南子》这部经典巨著在中国神话史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传说水神共工是炎帝的后裔,而执掌宇宙的颛顼则是黄帝的子孙。

颛顼执掌宇宙统治权后,暴政天地,不仅毫不顾惜人类,而且强权压制其他派系的天神,以致天上人间,怨声鼎沸。

共工不服强权,号召心怀不满的诸神反叛,组建成一支军队,轻骑短刃,突袭天国京都,决心推翻颛顼的统治。

颛顼闻变,他一面点燃七十二座烽火台,召四方诸侯疾速支援;一面点齐护卫京畿的兵马,亲自挂帅,前去迎战。

一场鏖战,厮杀得天昏地暗。

颛顼的救兵越杀越勇,人形虎尾的泰逢驾万道祥光由和山赶至、龙头人身的计蒙挟疾风骤雨由光山赶至,长着两个蜂窝脑袋的骄虫领毒蜂毒蝎由平逢山赶至。

共工的部众越杀越少,归比的脖子被砍得只剩一层皮,披头散发,一只断臂也不知丢到哪儿去了,王子夜的双手双脚、头颅胸腹甚至牙齿全被砍断,七零八落地散了一地。

共工辗转杀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身边仅剩一十三骑。

他举目望去,不周山奇崛突兀,挡住了去路。此山其实是一根撑天的巨柱,是颛顼维持宇宙统治的主要凭藉之一。

身后,喊杀声、劝降声接连传来,天罗地网已经布成。共工在绝望中发出了愤怒的呐喊,他一个狮子甩头,朝不周山拼命撞去。

只听得轰隆隆、泼喇喇一阵巨响,那撑天柱地的不周山竟被他拦腰撞断,横塌下来。

天柱折断,宇宙巨变:西北的天穹失去撑持而向下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顶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原来位置上再也站不住脚,身不由己地挣脱束缚,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日月星辰的运行线路,解除了当时人们所遭受的白昼永是白昼,黑夜永是黑夜的困苦。

另一面,悬吊大地东南角的巨绳被剧烈的震动崩断,东南大地坍塌下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和江河东流、百川归海的情景。

共工氏的行为最后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共工氏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苍天在上,后土在下”,就指的是他,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的敬重。

(张纯林 文 刘小萍 画)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