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沉陷区大水面网箱养殖名贵鳜鱼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沉陷区大水面网箱养殖名贵鳜鱼
【字体: 】 发布时间:2016/12/9 7:04:1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采煤沉陷区综合利用新途径
沉陷区大水面网箱养殖名贵鳜鱼

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中有这样的名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古以来,鳜鱼便是有名的美味,因其身上有黑斑点,鳜鱼在本地俗称为“季花鱼”,也称为“桂花鱼”。鳜鱼以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被列为高档鱼类,看好鳜鱼的经济价值,淮南市伟润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潘集丰富的沉陷区水面,兴办起了鳜鱼养殖。

返乡创业看好鳜鱼养殖

淮南市伟润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位于潘集镇夏圩村,这里有大片的潘三矿采煤沉陷区,经过合作社的整理改造,这里已形成近100公顷适合养殖的水面。

伟润水产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李士伟介绍,他的老家就是当地的,以前在外干别的行业,考虑转行时,看到家乡大片的沉陷区水面没有利用起来感到很可惜,之后到广州出差看到那儿的鳜鱼养殖、繁育都很成功,李士伟非常感兴趣,就想到把这个产业引进来好好做,正好能把家乡的大水面给利用上。

返回后,李士伟立刻着手实施,从市场价格、养殖成本、养殖利润及养殖技术进行了多方面的了解。考察市场中,李士伟在淮南及周边城市看到,鳜鱼在饭店里是比较畅销的,档次比较高,价格也非常好,可清蒸,可红烧,其中“臭鳜鱼”还是徽系代表菜,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婚宴酒席方面,可以说已经走上老百姓的餐桌,这样,只要能养殖起来,销路是不愁的。李士伟估算了一下,鳜鱼在饭店里每公斤能卖到200多元,市场上在70元左右,其养殖成本每公斤也就在30元钱上下,中间利润还是不错的,市场前景非常好。

改造荒芜沉陷区大水面

鳜鱼娇贵,对水质要求高。考察过市场后,李士伟回来便取了水样送到省相关部门化验,化验结果各方面指标都非常好,包括水中溶氧、ph值及氨氮、亚盐等指标,由于当地已沉陷十几年了,里面长了很多水草,起着吸收及净化作用,所以这个沉陷区大水面的水质非常优良,附近也没有污染源,各方面指标都很达标。

好水养好鱼,看到这个水质结论,李士伟心中有了底。回来后,李士伟便对养殖水面进行整理,毕竟是沉陷区,一片荒芜,水面下很杂乱,有房子、树木、沟渠等,要进行养殖的话,肯定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造。当时是2013年,李士伟调来了4辆挖掘机和几台推土机进行了综合性治理,干了大约半年时间,才把这块沉陷区水面整理成近100公顷的精养水面和大型池塘。

沉陷区水面养殖有其自身特点,沉陷区水深达十几米,捕捞起来不易,所以沉陷区养鱼产量少,致使其利用率低。借鉴养殖经验,李士伟决定用网箱精养鳜鱼,易管理,好捕捞。沉陷区大水面,网箱得使用浮筒,用固定在浮筒上的钢架支撑网箱,做成5米×6米、深2.5米的网箱,一组40个。这样的网箱好处是不怕暴雨发大水,网箱可随浮筒水涨船高,周边栓上绳子,起风也刮不跑。

鳜鱼名贵养殖难度不小

鳜鱼是个养殖技术要求很高的鱼类,本地养鳜鱼是个空白,为此,李士伟到湖北和山东请了专门负责鳜鱼网箱养殖的技术人员,又到广东阳春市聘请了两位鳜鱼繁育专家在合作社现场驻点繁育工作,有了这些技术支撑,淮南市伟润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鳜鱼养殖的步子迈了出去。

鳜鱼肉质细嫩,这与它的生活习性有关,自然界中,鳜鱼捕食其它鱼类,肉食性鱼类普遍食用口感细滑。因此,鳜鱼养殖首先要解决饵料问题,就是要有活鱼吃,规模养殖哪来那么多的活鱼作饵料,人工养殖首先要驯化鳜鱼吃冰冻鲜鱼,这样,不仅价格可比活鱼降低,同时,有了冷库保鲜,也保证了稳定的饵料供应。目前,合作社有300个网箱,每个网箱可放1200条鳜鱼,当鳜鱼长到250克以上,每天的食量近上万公斤,食量惊人。
疫病是鳜鱼养殖的最大风险。李士伟介绍,去年,养了一批10万尾,因为鳜鱼得了一个病,鳜鱼普遍性的虹彩病毒,10万尾鱼几乎死完,导致损失上百万。仔细检查后,发现是广东拉来的鱼苗就有病毒,是通过母体携带的,这个鱼病情至目前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控制,只要一暴发,鱼几乎全部死完,当时,这10万尾养到2两重时发病死亡的,损失惨重。

为了规避这个风险,李士伟以本地土鳜鱼作亲本繁育,经相关部门检测,确定本地鱼身上没有这种病毒。目前,淮南市伟润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年分为春秋两批养殖,每批是10万尾,一年下来有10万公斤鳜鱼上市,鳜鱼养殖风生水起。

潘集区水产站站长於杰介绍,市伟润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网箱精养鳜鱼,网箱外放养鲢鳙、鲤、鲫、武昌鱼等,这种混养方式,提高了沉陷区水面的利用率,对渔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一个好办法,是沉陷区治理的一个推广方向。

图一、二:沉陷区大水面设置的养殖网箱。

图三:李士伟查看鳜鱼生长情况。

(记者 张雪峰)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