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秸秆多了不用愁 用来养黄牛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秸秆多了不用愁 用来养黄牛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12/30 7:14:3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凤台县养牛大户韩振艳利用秸秆养黄牛致富

      最近,凤台县杨村镇韩湖村养牛大户韩振艳正忙得不亦乐乎。眼看再过一个多月就到春节了,家里养得膘肥体壮的几十头肉牛就要出售了,一年的辛苦很快就将有收获;同时,他还要谋划明年的养殖,准备抽时间去东北购买牛犊。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扩大养殖规模,他正和村里商议再建牛棚的事,由于土地紧张,计划利用废弃沟渠垫土建设。虽然韩振艳身体感到疲惫,但心里快乐。

       以前,韩湖村贫穷落后,村民只有离家外出打工。和当地青少年一样,没有生活门路的韩振艳10多岁就外出谋生。第一次出门是和本村及周边老乡20多人远去山西一家煤矿外包队干井下杂活。由于没有技术,他只能从一个班仅30元的小工做起。为了挣钱,他咬紧牙关,辛辛苦苦干了一段时间。之后,韩振艳来到天津,通过朋友介绍,在一家汽车厂找到了一份工作,主要负责后勤,为汽车打底喷漆。在那里他一干就是四、五年,尽管后来带班,成为一名负责人,但工资较低,而且油漆工种工作环境较差,这也不是他的选择,于是又一次放弃工作。

      打工的经历让韩振艳有了很多感悟,没有技术,在外只能干当地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永远实现不了自己创业发展的理想,要提升就要学技术。在这期间,韩振艳通过家人了解到农村秸秆禁烧。他想如果能发展养殖业,就既能解决秸秆无去处的问题,又能响应政策提高养殖效益,可谓一举两得!而此时,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也需要他们夫妻照顾。韩振艳当即决定:结束长年在外的辛苦奔波,回到家乡做点事情。

      回到凤台后,韩振艳着手谋划建设牛棚、引进种牛,随后又和另外一家养牛场联系,一起去外地考察市场、了解行情、学习技术、请教经验。很快,一切就绪。2013年2月,韩振艳冒着严寒,奔波数千里去了哈尔滨,首批购买了11头东北的西门达尔牛犊。经过近一年的精心喂养,这些牛长得膘肥体壮,2014农历年后出售,每头牛纯利润达5000元。2014年肉牛销售后,韩振艳又去东北购买20多头牛犊,目前已经长大,不久就会出售。

      当前,韩振艳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建设新的牛棚,因为年后就要购买牛犊,只有增加牛棚面积才能扩大养殖规模。他计划今年购买50头牛犊,力争几年内发展到200头的养殖规模,让这样一个既消化秸秆有利环保,又能在家乡创业增加收入的“双赢”产业做出品牌,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

      图:  韩振艳的妻子正在喂牛

(记者 张昌涛 通讯员 彭春晗 康店建)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