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后,薄薄的晨雾时常出现在淮南的清晨,却一直未给市民出行带来困扰。11月30日清晨,淮南市迎来了入冬后的首次大雾天气,白茫茫的雾气笼罩了整个市区,几百米的高层建筑消失在雾中,让人恍如身处海市蜃楼,正值上班高峰,这场大雾给市民出行带来不小的困扰和不便。
在采访中,记者乘车前往市内各主要路段,多数车流量较大的路段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车辆拥堵现象,因为雾天能见度太低,路上的车辆都开启了雾灯和双闪缓慢行驶。“车速只能控制在30公里/小时左右,快了出现突发情况不好控制。”一位122路公交车司机师傅说。记者乘车分别驶过淮河大道、龙湖南路、朝阳中路等路段,发现由于雾天车辆难行,出行的私家车并不多,公交车3、9、122、121等线路在上午9时许仍处于爆满状态。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今天出事故的车辆也比较多,雾天对行车视线有很大影响。”
“这是入冬后看到的最大的一次雾,前面那栋大楼都看不清楚了。”朱女士骑电动车到的单位,往常只要30分钟的路程,当天她花了近1个小时。由于大雾影响视线,行人及车辆当日出行都比较困难,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了好几次行人摔倒。为此,本报特别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老人儿童雾天出行应谨慎,多注意交通道路情况,避免意外发生。另外,雾天驾车要注意规范用灯,及时开启雾灯、示廓灯、尾灯等。因为雾天视线受到影响,所以一定要勤用喇叭,互相提示自己的位置。
(记者 孙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