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推行“税融通”业务,中小微企业凭良好纳税信息将可申请银行贷款
凭着近2年依法纳税的诚信记录,淮南市火烽工矿配件有限公司从建行淮南市分行贷款25万元,11月13日已经到账。火烽工矿配件有限公司的这种贷款方式被称为“税融通”业务。
11月19日,记者来到淮南市国税局纳税服务中心,办税大厅里的各项业务井井有条,在纳税宣传栏里,国税局已经将“税融通”相关宣传手册摆放在内,吸引了不少纳税企业取阅。
据了解,“税融通”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中小微企业纳税情况,向依法诚信纳税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一定数额的信用贷款或担保贷款。依法诚信纳税的中小微企业,可以将纳税记录作为企业信用,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申请业务的企业应有2年(含)以上纳税记录、无不良信用记录、具有按期偿付贷款本息的能力、纳税信用级别不低于B级等要求。贷款用于合法生产经营。单户企业贷款余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贷款额度一年一核,一个年度可循环使用。
淮南市火烽工矿配件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中小企业,今年10月,企业急需购进一批设备及原材料,但资金不足。企业尝试办理贷款,但面对各种繁琐的要求和手续,贷款一直未能办理。得知“税融通”业务的消息后,这家诚信纳税的企业看到了希望,利用纳税记录,该企业成为我市首笔“税融通”业务的办理者。
纳税信用能贷款,也让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诚信经营有了更多认识:“老实人不吃亏,诚信不仅可赢得客户和市场,还可以换来真金白银,有了这25万元的贷款,我们企业的资金周转就方便多了,今后我们不仅要一如既往依法纳税,而且还会向身边人讲依法纳税的好处。”
经审核,我市首批共有392户企业可以办理“税融通”业务。据介绍,自9月份全省启动“税融通”业务以来,淮南市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税融通”业务快速落地,发挥实效。目前,我市已经成立由市金融办牵头,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银监局等部门参与的“税融通”业务联席会议,负责协调落实“税融通”业务,帮助广大诚信纳税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扩大企业融资渠道,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
图:纳税服务人员向纳税人介绍“税融通”业务
(记者 廖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