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但闻稻飘香 不要烟熏妆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但闻稻飘香 不要烟熏妆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10/21 9:00:4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岁岁稻飘香,眼下秋收已近尾声,经过日晒后的秸秆遇火即着,秸秆禁烧进入“攻坚战”。近日,记者驱车前往部分田间地头,看见今年大家都不烧秸秆了,天空地面很干净。

      田野里未见冒烟

      骄阳高照,田野里弥漫着稻香,农民们在田间劳作,又是一年丰收季。

      10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三和镇徐马村,这里的农民朋友正在田野里收获成片成片金黄色的水稻,丰收场面,蔚为壮观。

      徐马村位于淮南二通道附近,沿线有大片稻田。往年,乡亲们都是同一时间下种,同一时间收割,待水稻秸秆一旦晾晒干燥,大伙就会集中对秸秆进行焚烧。近年来,这里很少有人焚烧秸秆了。今年,记者发现这里只见收割,不见一处冒烟。

      当记者来到张大爷家地里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已经收割完毕的稻田,稻谷已经收走,田里只剩下晒干的稻草。他告诉记者,自从实行秸秆禁烧后,村里农民响应政府号召,不烧秸秆了,焚烧已经绝迹。

      休息的时候,张大爷告诉记者,他们村的村民家家户户都种植水稻,这几天正收割、晾晒。张大爷说,他家的土地少,只种了6亩,今年的水稻生长期间由于阴雨天较多,长势不如往年。

      当记者问道,水稻脱粒后秸秆怎么处理时,张大爷说,以前都是烧掉。近几年,他多次接到通知,禁止焚烧秸秆。不单是村里有专人天天来通知,还有流动的宣传车和村头的高音喇叭以及公告、大标语等等进行宣传。“俺们知道了禁止焚烧秸秆,今年不烧了。”张大爷说。

      记者获悉,为进一步做好秸秆禁烧工作,保护生态环境,连日来,三和镇组成的秸秆禁烧巡查组加大巡查力度,增加巡查次数,深入各个村田间地头进行全面督查及宣传,坚持有火必禁、有烟必查,有效遏制秸秆焚烧现象的发生。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对于农民来说,秸秆禁烧虽然不如一把火烧掉省事,但农民还是普遍欢迎的。采访时,徐马村的一位农民就说,他们以前是一方面讨厌别人烧秸秆,一方面自己也在烧。由于村子靠近公路,一旦烧秸秆,路上都是烟,过马路什么都看不清,很危险。同时,一旦烟熏火燎,自己家里也都是烟,很是难受。

      “现在大家都不烧了,天空都干净了。”张大爷说。

        尾声禁烧压力大

       “庄稼越接近收完,我们巡查的压力就越大。现在可以说,已经到防控焚烧秸秆的关键节点……”10月17日上午,洛河镇一名基层禁烧防控员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秋季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刚收割下的水稻秸秆水分大,不易燃烧,所以秋收开镰的时候,禁烧压力相对较小。现在水稻都已经快收割完了,稻草、稻茬也基本晒干了,是最容易被点燃的时候。”

      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目前,我市各区县都已加强了对秸秆禁烧的巡控力度。为了掐灭秋季秸秆焚烧这把火,各乡镇的街面上、村口、地头均悬挂了禁烧秸秆条幅,相关禁烧通知也张贴到了街头村口。有条件的乡镇还安排了专门秸秆禁烧宣传车,流动宣传秸秆禁烧通知。

      10月16日,记者在凤台县钱庙乡的淝河大坝上看到,这里沿着淝河大坝挂出了多条禁烧横幅,一位拉了一车稻草经过该横幅的农民告诉记者:像这样的秸秆禁烧通知、条幅,他们村子里还挂了好几处,经过多年的禁烧宣传,他们已经对秸秆焚烧的危害有了较深的认识,知道了秸秆焚烧不仅污染空气,还会烧死土壤里的微生物,使土壤水分大量蒸发导致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这位村民告诉记者:今年秋收期间,他们村的村民全部将秸秆进行了回收或是粉碎还田,秋季村民们决定还是按照相关要求,不在田里点燃一把火。

      禁烧科技来助力

       “我们这收割机割过的稻茬比人拿镰刀割过的都浅,而且它脱粒后甩出的稻草,全部是一条线整整齐齐地排好在地上,这样农民回收秸秆时,拿叉子一挑就行了,省时省力;种庄稼更省心,稻茬浅,无需灭茬,旋耕机直接旋地播种就行了,农民根本不需要再点火烧茬。”

      秋收期间,记者在我市田间地头走访了解到,越来越多的新型履带式收割机出现在收割一线,驾驶这种收割机的农机手告诉记者:“与以往那种体型庞大的轮式收割机不同,这种收割机体型较小,更适合我国农村小地块的现状,平稳性更强,操作更加灵活,收割的稻茬更浅,稻草排列得也更加整齐,利于秸秆回收、禁烧,农民非常欢迎。”

      另外,记者从凤台县相关部门了解到,为了防患秸秆焚烧,这个县投入资金,建成“蓝天卫士”秸秆禁烧监控平台,在全县范围内安装了监控半径超过3公里的高清监控点50多个,基本实现县内农田监控全覆盖。据悉,该平台运用视频远程传输、视频分析等先进信息化处理手段,将农田一线情况,共享到监控中心、手机、电脑等平台,实现了“指尖上”24小时在线监控,对焚烧现象可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上述这些新技术、新科技已经成为我市落实秸秆禁烧的新利器,农机人员告诉记者: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相信防范、处理秸秆焚烧的方法会越来越多。

      秸秆利用渠道宽

      秸秆焚烧不仅加重空气污染,还容易引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尤其是公路两旁焚烧秸秆,所形成的烟雾使得空气能见度下降,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另外,焚烧秸秆还会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农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减少农业收益,焚烧秸秆,可谓害人害己。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的难题,近些年我市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不断开拓渠道,使得过去无人问津的秸秆,现如今变废为宝成了香饽饽。

      近年来,记者走访过程中,就了解到我市不少乡镇、种植大户、农民已经探索出了多种秸秆回收利用的方式。比如淮南农场即把秸秆当作燃料,打捆送往电厂回收发电;高皇镇、上窑镇一些食用菌养殖户把秸秆作为菌类基料,回收栽培食用菌;另外一些养殖户还将玉米等秸秆,进行粉碎加工做成青储饲料,增加秸秆附加值。

      10月16日,记者在潘集区平圩镇走访时,就看到位于该镇的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物料区正敞开收购农作物秸秆,大大小小拉满秸秆及各种植物碎料的卡车、拖拉机正在排队卸货。正往该电厂运送秸秆的潘集区古沟乡农民陶师傅告诉记者,他们村的秸秆多数都卖进了这家电厂,现在秸秆有了出路,村民极少有人再露天燃烧秸秆。

(记者   李钧  苏国义 )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