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热线新闻 > 车窗抛物,一种必须摒除的陋习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车窗抛物,一种必须摒除的陋习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8/27 8:52:0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近日,记者就车窗抛物现象进行了再调查,发现车窗抛物陋习在一些司机身上时有发生。在洞山中路矿业集团门前,一辆出租车快速驶过,几秒钟后,从副驾驶窗口飞出一个塑料袋;在泉山十字路口处,一辆私家车正在等信号灯,前排一男士将烟头直接从窗口扔向马路。(8月19日《淮河早报》)

  不少市民在街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宽阔干净的马路上,一辆辆汽车疾驶而过,不时有烟头、纸巾、包装袋、矿泉水瓶从车中飞出……这种“车窗抛物”现象丢弃的不仅仅是一点点垃圾,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是城市的文明,还有自身的形象。

  也许有人会说,不过就是在车上丢点垃圾嘛,至于这么小题大做吗?其实不然,央视曾为此做过两个实验,以证实行车时抛物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他们先从汽车生产厂家带回检测合格的挡风玻璃,固定放置在赛车道旁,然后让实验者乘坐赛车手驾驶的赛车,以70公里的时速驶向挡风玻璃,并在接近时随手抛出一个苹果,挡风玻璃竟被砸出一片裂痕,如果没有防护摸,挡风玻璃早已粉碎。而在另一个实验中,仅重一两的空矿泉水瓶,在约100公里的高速状态下,也可将钢化玻璃砸碎。

  车窗抛物看似小事,实则是一种很常见的不文明陋习。首先,从车内抛下的杂物不仅污染道路环境,还有损城市形象;同时这种行为也妨碍行车安全,会瞬间阻挡后车驾驶员视线,导致交通事故;第三,在增加环卫工人工作量的同时也对他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危胁。有统计显示,道路上随意丢弃的废物,也成为环卫工人作业时死伤的直接诱因之一。

  我国《道路安全交通法》规定,驾驶人驾车时不得有妨碍他人安全行车的行为,否则罚款100元,记2分;乘车人不得向车外抛洒物品,否则可处置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任性”地把垃圾随手往车窗外一扔,图了方便,抛掉的是公德心、良心;对一个城市来说,失去的是文明;而对城市环卫工作者而言,失去的却是足够的安全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车窗抛物就是一种必须治理的不文明陋习。我们每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携手共塑美好的城市形象,让马路文明成为城市道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冯 新)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