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扼喉”治扬尘
我市多部门联合开展混凝土搅拌站检查
为了从源头治理扬尘,还市民碧水蓝天,近日,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市经信委、市建委成立检查组,联合对全市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进行了检查。截至目前,全市35家混凝土搅拌站其中的23家已落实了相应整改措施,6家已自行停产,另外6家进度缓慢,相关部门已采取严厉措施督促其整改。
搅拌站业主环保意识有所提升
记者了解到,本次检查采用细化指标的方式,对各搅拌站是否落实粉尘治理责任、是否完善生产线除尘抑尘措施以及场内卫生和清洁运输等方面进行了逐项检查并提出具体整改要求。检查发现,经过前段时间的广泛宣传动员,搅拌站经营业主环保意识明显提升,23家搅拌站投入大量资金,对生产设备进行了改造,加装搅拌车辆防漏装置,规范搅拌车辆运行,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市城管行政政执法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多数搅拌站场提前组织学习了《淮南市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其业主在环境保护责任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自觉主动地将相关管理规定作为内部管理标准全面推行。田家庵区的强力公司、八公山区的佳业公司和谢家集区的天洲公司,自行组织人员到外地学习环保改造经验,并及时在自己的站场内落实整改。半数以上搅拌站投入大量资金,及时更新了生产设备除尘装置,并对搅拌筒仓、传送带、进料口、配料仓等环境实施了密闭改装,基本达到了生产环节控尘、控噪的要求,生产过程中的扬尘污染得到了一定缓解。大部分搅拌站根据不同的车型和车况条件,设计了防遗洒接斗、挂兜及卸料口挡板等防漏设施并按照要求为搅拌运输车辆进行加装。日常管理中,多数搅拌车辆能够保持车体清洁,运输跑冒滴漏现象逐渐减少。
该负责人还表示,对照有关整治标准,仍然存在站内物料堆场整改进度缓慢,部分清洁环保设施建设标准较低,县区属地管理责任仍未完全到位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市环保局、市经信委、市建委已联合发文在全市予以通报。
拒不整改或不达标的将受严惩
在此次检查中,检查组已现场要求各站场高度重视站场的规范建设和环保改造工作,逐步加大资金和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集中力量解决检查中提出的重点整改问题。同时,结合管理工作实际,要求各搅拌站要将物料堆场环保改造纳入当前全市堆场整治工作范围,并做好封闭管理、场地硬化和出入口的冲洗设施。
如果搅拌站拒不整改或整改不达标,各县区人民政府将根据《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相关规定,协调相关部门责令其改正并进行罚款;对于拒不改正的,则严厉追究其责任。不过,我市部分搅拌站经营年限较久,整体规划意识不强,各县区及相关部门还将推动各搅拌站“退城进园”、“退路进园”,将市区主干道两侧老旧搅拌站统一搬迁至已规划的工业园区内,把城市绿地让给市民,把清新空气还给市民。
(记者 李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