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联合“会诊”,对建筑施工渣土源头治理、运输及处置从严要求,对“人造扬尘元凶”下“猛药”
每当夜幕降临,一辆辆满载着建筑垃圾的渣土车便开始在公路上“横冲直撞”,有的根本无视红绿灯的存在,在行经的道路上,还不时崩落石子、木板等建筑垃圾,有的渣土车甚至没有进行必要的密封,所经之处更是“乌烟瘴气”,不少市民和私家车主对这些“疯狂”的渣土车深恶痛绝。这些渣土车运送的建筑垃圾从哪来?行经的路线是否合乎要求?建筑垃圾又将倾倒至何处?面对“人造扬尘”的罪魁祸首,人们不禁要问“何时才能消停”?!
今年2月,市政府下发了《淮南市建筑施工渣土(建筑垃圾)运输及堆放整治工作方案》,对建筑施工渣土(建筑垃圾)源头治理、运输及处置都做出了明确而细致的要求,多部门将联合“会诊”,对“扬尘元凶”下多剂“猛药”。
重点治抛洒渣土车可要悠着点
市渣土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相关规定,建筑工地需要“五个有”,即:工地出入口有不少于20米的硬化道路,有自动冲洗设施,有专人负责卫生保洁工作,委托有资质的运输企业从事渣土运输,出入口有移动视频。不过,稽查人员发现,全市工地硬化率虽达到90%,可冲洗设施安装率却只有10%。
其实,早在2012年,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市建委、市环保局、市质监局等八部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对全市煤炭、矸石、建材及渣土等运输车辆进行密闭改装的通告》和《关于对全市煤炭、矸石、建材及渣土等运输企业进行资质认证的通告》,要求建筑垃圾必须由经核准的有资质的运输企业来处置,个人或未经城管部门审核批准的,不得从事渣土运输活动,运输车辆必须密闭改装且不少于10辆。根据通告要求,我市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对散装物料车辆实施密闭改装,共改装车辆452辆。先后审核了19家渣土运输企业,并在媒体上予以公示。为进一步加强渣土企业化管理,2014年底,我市还制定了《淮南市渣土运输企业管理办法》,对渣土运输企业进行考核扣分,并在媒体上发布通知。今年4月,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和质监局集中对已审核批准的19家渣土运输企业实行年审。截至目前,已完成了13家运输企业152辆车辆的年审工作。
为了从源头治理施工渣土(建筑垃圾)抛洒,我市实行抛洒风险保证金和单车运输许可证制度。运输单位在承揽渣土运输业务时,要缴纳一定数额的抛洒风险保证金。在处置渣土前,须报送车辆及运输路线,由城管部门对车辆是否在企业名下、是否密闭车辆,核查运输路线、运输时间和处置场地。今年以来,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对中心城区的金地国际城、银鹭、园南村旧城改造、王巷村违法建设拆除项目等6家工地224辆车辆核发了准运证。对超载装运、不密闭运输的渣土车辆,市城管行政执法局采取拍照取证对违法行为进行锁定,责成运输单位及车辆接受处罚,对不按要求接受处理的车辆,移送交警部门处理。今年以来,共处罚车辆20辆,罚款16600元,移送交警部门6辆。
多部门会诊 不分“黑白”加强监管
为了从源头治理抛洒,市区两级城管执法队员,全天候活跃在市区各个工地,随时对工地进行检查。针对近期天气转暖,市城管行政执法局执法队伍迅速应对,调整工作时间,不分白天黑夜死看硬守,加强监管力度,重点对夜间项目工地处置渣土的行为进行监控,对渣土违法运输行为进行拍照。
与此同时,加强与交警、交通、建管等部门的配合,共同规范项目工地及运输扬尘整治工作。今年以来,市城管行政执法局与市建委建立建设项目扬尘污染防治联动机制,共同开展对项目工地的联合检查,通过联防联动,强化对建设项目文明施工和清洁运输的监管;与交通部门建立渣土运输管理工作联动方案,通过治超与治抛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渣土运输企业和车辆的监管,严厉查处私自改装车辆及超载超限运输等各项违规;配合交警、交通运输部门在全市开展煤集中整治煤炭及散装物料运输违法行为专项集中行动,依法从严从重查处运输煤炭及散装物料运输违法行为。今年以来,与市建委开展项目工地联合执法检查3次,与交通、交警部门共同开展集中执法行动4次,查处违法运输车辆300余辆。5月份,市城管行政执法局还将配合建管部门,开展国庆路、朝阳路等主城区“四纵四横”主干道周边建筑工地文明施工专项检查。
“以‘提前介入、提前发现,提前整改’的方式,对存在问题和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工地,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市渣土办工作人员表示,对在期限内仍不达标的项目工地,市城管行政执法局采取约谈项目工地负责人,促使其尽快整改。今年3月份以来,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已约谈了惠利、银鹭、万城广场等6家项目建设施工企业。正在对心享世城、碧合庭等5处项目工地抛洒案件进行查处。该工作人员表示,在监管中,稽查人员还对建筑垃圾倾倒场实地进行了调查了解,全市9家垃圾处置场现在只有3家可以正常使用,大部分垃圾处置场已超负荷运转。
数字化管理 无缝监管不留死角
对渣土进行数字化管理?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太可能,但渣土办工作人员却坦言,目前,渣土规范化管理信息平台正在建设当中,今年6月底将建成。平台将拟整合现有的轨迹管理、视频管理及执法数据管理等资源,从申报审批、日常业务、违章处理等各个方面优化渣土管理流程,提升渣土管理工作效率。现在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已在7家重点工地安装了移动视频监控系统,为渣土车辆配备了电子标签和GPS系统,为下步渣土平台建成后实现对渣土车辆的全天候、无缝隙监管奠定基础。与此同时,我市还积极引进建筑垃圾收集处理工程。与河南许昌金科公司签署了《淮南市城市建筑垃圾收集处理特许经营协议》,引进金科公司在我市投资建设建筑垃圾处理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是我省建筑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的首例。
渣土办工作人员表示,渣土处置管理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系统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属地为主,部门协作、源头管控,联合执法的原则。希望相关部门从源头、运输、处置各个环节加大把关力度,县区要进一步落实属地责任,尽快规划选定渣土处置点,各建筑施工企业按照规定,落实冲洗设施等文明工地“五个有”要求,共同为城市建设尽一份力。
(记者 李钧 李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