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魏洲湾里育神秀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魏洲湾里育神秀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12/4 7:52:4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毛集实验区魏庙村支“两委”创新工作纪实

      近日,在毛集镇魏庙村,喜报频传:久拖不决的204亩集体土地顺利承包;久攻不下的500万元的排涝站翻修项目终于敲定,久悬不定的1000米交通道路竣工投用……

      魏庙村新一届班子是群众用自己手中的选票选出的致富本领强、群众威望高、愿意办实事的“当家人”。他们带领全村干群敢于碰难,团结战斗,谱写了一曲曲建设美好乡村的壮歌。

      借助政策:“荒滩地”变“聚宝盆”

      12月2日,记者走进魏洲湾,昔日低洼荒凉的滩涂地貌已不见踪影,扑入眼帘的是“林成网、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的广袤绿洲。这是魏庙村新一届村支“两委”整理土地资源的喜人成果,这成为“大农业”综合开发的一个缩影。

      魏庙村新一届“两委”班子,平均年龄42岁,具有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奋进精神,经常与本村老党员、老干部、群众代表、经济能人促膝谈心,集中民智,共谋农村发展良策,真正做到“村内事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为了科学改造魏洲湾,魏庙村支“两委”遵循“以水定林、以林促农”的开发原则,多次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实地调研,形成了“水利先行、林业主导、发展农牧、为民增收”的“大农业”综合开发思路。他们以“誓将荒滩变绿洲”的气概,抢抓机遇、凝聚干劲,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工程。2014年魏洲湾栽植栾树、桂花、冬青、黄晶梨、中山杉、落雨杉、西湖垂柳、高杆石楠等共计12万株,预计5年后产值达到1800万元左右,昔日的荒滩地正变成聚宝盆。

      借助产业:“穷灾窝”变“富裕村”

      在魏庙村农民朱庆雪家,记者看到造型别致的两层楼房围墙庭院、室内陈设、衣食住行无不告诉人们小康生活已悄然走近。谁能想到,这里曾是洪水泛滥之地,每当发大水就有三分之一的农田被淹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像魏庙村支“两委”这样善谋发展、善带民富、善待百姓的带头人。如今,魏庙村种植、制造、加工等各类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淮南市魏洲金元建材有限公司、淮南市太星金属焊割气有限公司、淮南市毛集黄凯装饰材料加工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蓬勃发展,既带动全村800多人就业,又为集体经济每年增收48万元。目前,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00元。据了解,该村下一步还将在魏洲湾开发旅游业,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观光园、农家乐风景游览区以及农家乐土菜馆。

      借助项目:“旧村庄”变“新社区”

      2014年10月竣工的“一事一议”道路修建项目,是魏庙村支“两委”听取群众建议,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该项目修建道路1000多米,直通西淝河,既方便群众出行,又有利汛期防汛。“项目让魏庙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詹同兵告诉记者。

      面对机遇,魏庙村支“两委”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乘势而上,借势而行,为农村实现新腾飞打造压舱石。仔细盘点,该村争取项目俯拾皆是,不一而足:争取市水利局投资10万元修建防渗渠750米,更新了徐咀子排灌站;争取15万元魏洲湾引水河清淤项目,为现代农业增添发展后劲;争取600万元农业综合治理项目,拟对袁咀子排涝站进行翻修等等。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勤劳智慧的魏庙村支“两委”正带领3700多村民向着现代社区演进。

(通讯员 徐瑞成 记者 刘银昌)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