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已建成1190套住房,在建517套,81套修缮房基本完工,入住1271户
全市瞩目的一项较大民生工程——渔民上岸安居工程进展情况如何?11月23日,记者从市农委获悉,截至目前,渔民上岸安居工程新建的1707套住房中,已建成1190套,在建517套,开工率100%,竣工率69.7%,81套修缮房基本完工。入住1271户,入住率71.1%。
淮南市渔民上岸安居工程于2010年12月31日前进行先期确认,录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系统2472户,按其户籍划分,凤台县596户,大通区23户,田家庵区1173户,潘集区75户,毛集实验区605户。审核后符合补助条件1788户,其中凤台县596户、大通区10户,田家庵区517户,潘集区60户,毛集实验区605户。
那么安居工程的房屋建设如何呢?补助标准又如何呢?
安置标准
按照市政府出台的有关文件,原则上,安居房建筑面积每户60平方米;家庭人口较多的,可以作适当调整;一户一人且符合“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条件的,每户安置面积45平方米。集中安置建房较多的县区,配建一定数量的商业用房,用于解决上岸渔民的就业问题。同时,主要采取分配公租房和房屋修缮两种安置方式。全市公租房安置户数1707户,修缮户数81户。并制定了连家船处置方案,相关县区都按150元/㎡补助标准回收并集中拆解,其中田家庵区正在组织拆解中。
补助资金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落实补助资金,市级户均综合补助1.2万元,不足部分由县区财政全额承担。各县区严格资金管理,未发现违法使用渔户补助金和向渔户索要索取等行为。
据了解,全市新建1707套,全部为公租房,按照保障性住房技术要求设计、建设。全市新建房开工率100%,竣工率69.7%。凤台县、大通区、潘集区和毛集实验区已建成入住,田家庵区正在建设中,首批对居住在淮河田家庵段连家船上的151户渔民过渡安置,按每户每月350元发放租房补贴,直至渔户入住安置房之日止。
保障落实
为了落实好安居政策,淮南市制定了具体工作措施,落实安居工程建设、养老就业、户籍入学、社区管理、信访稳定和督查检查责任目标,责任到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先后4次召开工作调度会和推进会。明确部门责任,建立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各项工作有序顺畅、扎实推进。同时落实补助对象的政策,截止到目前,经审核确定补助对象1788户。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规范补助对象及补助标准的审核审批,实行渔户申请、街道审核、县区审批的程序。适时将补助对象的基本信息和确定的补助对象进行公示。县区政府与补助对象都签订了上岸安居合同,明确双方责任。
(记者 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