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安徽日报:淮南 月圆之夜喜“摸秋”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安徽日报:淮南 月圆之夜喜“摸秋”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9/8 11:04:3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安徽日报2014年9月8日3版

  ■本报记者孙玉宝

  在淮南,中秋节月圆之时,家家户户围坐在一起赏月,却不见孩子的踪影。他们去哪里了?原来,都趁着月光,到田里“摸秋”去了。

  “摸秋”,是淮河两岸中秋夜的习俗。在淮南中秋节的晚上,人们可以随意溜进菜园子、庄稼地里,只要是成熟的瓜果菜蔬、大豆玉米,不论是何人家的都可以摸取摘来。“摸秋”还有一项规定,就是不准带照明工具,只能在黑夜里用手摸,摸到了是运气。因为是节日应景的活动,被摸的人家都不会责怪偷摘者。

  “摸秋”来源有多种说法,归纳起来大致两种:一是求子说。清代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记载:“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男兆,名曰摸秋。”摘瓜求子,是因为瓜类多子,取这一吉意;二是丰收说。相传元朝末年,淮河流域农民起义军规定不得随意扰民。一天夜里,起义军露宿在外,几位军士饥饿难忍,不得已偷食了百姓园中的瓜果。主帅得知后,要将这几个军士治罪,村民纷纷向主帅求情,一老者便说当年收成好,八月摸秋不为偷,几个军士因此被赦免——那天正好是八月十五。能“摸秋”,说明老百姓家里生产有富余,借此热闹一下,也是庆秋收的一种方式。所以,被“摸秋”不仅不能责怪偷摘者,还要以此为乐。

  “摸秋”,不管是求子,还是庆丰收,都是人们对生活的希望和热爱。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