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文化盛宴”遍城乡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文化盛宴”遍城乡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9/4 7:06:5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市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惠民乐民

      一个个设施齐全的文化活动中心、一间间遍布乡村的农家书屋在群众欢呼声中建成投入使用;一台台精彩别致的文艺演出、一场场免费放映的露天电影在群众喝彩声中落幕……在我市城乡各地走走看看,文化娱乐设施逐渐完善,文化活动如火如荼,日益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公共文化建设带来的实惠。

      文化润泽生活,文化丰富心灵。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繁荣活跃城乡群众文化活动等,把公共文化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种”在百姓心中,让更多群众主动“创造”文化、“享受”文化,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文化设施:星罗密布 覆盖城乡

      2010年,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全覆盖。

      2011年,完成全市4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

      2012年,建成农家书屋713个,覆盖全市100%的行政村。

      2013年,完成46个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任务,并逐步向社区延伸,目前已建成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6个,在建6个。

      回顾几年来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向基层延伸的足迹,一个覆盖城乡、结构合理的市、县(区)、镇、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经形成。在城市, 4个公共图书馆、8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教育馆等成为市民汲取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在镇村,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成为农民休闲娱乐的大舞台。

     “目前,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少儿艺术研发基地为一体、建筑总面积达4.5万平方米的市文化艺术中心正在建设中,市博物馆三期建设工程也已经启动。”市文广新局负责同志介绍说,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市加大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文化项目的实施,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文化服务:贴近民生 普惠大众

      走进去年新建成的五层楼高、总面积达860平方米的田家庵区图书馆,藏书区、借阅区、咨询服务区、公共活动与辅助服务区等功能区间清晰明了,1.8万册纸质图书、近200种各类报刊、24万册电子图书让人“眼花缭乱”。“在这免费看书特别过瘾!这里图书种类很多,适合我们少年儿童看的就有整整一层楼,我跟同学都特别喜欢来这儿。”初一学生程怡然和同学进入图书馆后,就轻车熟路地走向四楼的少儿阅览室,很快便挑选好自己心仪的图书,开心地带回家阅读。   

       在市文化馆,免费开放的暑期公益才艺培训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参加,市民张芳与7岁的儿子一起前来学习,她自己选的编织课程,孩子则报名学习书法,“文化馆因地制宜、根据群众需要,开设了多种才艺培训班,这样的文化惠民举措我们希望越多越好!” 

      从2011年6月起,我市各级公共文化场馆都实现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截至目前各级图书馆共服务读者57.78万人次,流通图书32.93万册,而各级文化馆仅今年就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00余次。

      此外,结合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项目的实施,今年全市各级已经组织开展农村文艺演出978场,放映电影4224场,开展体育活动1934场,催生出红火热闹的农村文化活动局面。

      文化活动:体现特色 打响品牌

      文化发展不仅要“送文化”,更要“种文化”,让文化种子扎根基层,种到百姓心坎上。

      “给群众唱主角,让百姓享欢乐。”依托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我市在打造社会文化活动品牌上不遗余力。

      2010年,我市推出“大地欢歌”社会文化展示活动,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文化搭台、百姓唱戏”的宗旨,涵盖6大板块、近40个项目。“大地欢歌”不仅“送文化下去”,而且“请群众参与”,以市民为主角、以本地群众所喜爱的文化活动为主体内容,让群众置身其中,体验和享受文艺的果实。自初创至今,“大地欢歌”活动由开始每年演出七八场到如今每年100多场,直接参与的市民达到20多万人,已成为全市城乡互动、上下联动、家喻户晓的一大品牌文化活动。

       2013年11月,我市少儿艺术发展项目正式被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成为全国唯一的少儿文化公共服务示范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城乡现有群众文艺表演团队130多个、民间花鼓灯表演队138个、民间龙狮、花灯表演队37个、群众书画摄影组织58个、群众艺术培训(含少儿)机构157个、社会文化艺术社团组织21个、会员近万人。

      在淮南,“我的文化、我唱主角”日益成为基层文化的主旋律。热火朝天、日益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提升了人们的文化素质,也弹奏出城市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音符。

(记者 何婷婷)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