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一起来,做好人!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一起来,做好人!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7/11 8:27:3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近段时间,本报“身边好人,榜样力量”系列报道及淮南张宝跨国捐髓的事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身边好人”竞相涌现,“做好事”呈“井喷”之势,激荡起阵阵文明新风,叠加起一座文明城市的新高度。这充分说明真善美仍是社会的价值主流,追求真善美永远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人心底色”,更充分说明人民群众中蕴含的道德建设的强大力量。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一个个身边好人无时不有。小伙子张宝虽然遭遇车祸,但坚持完成跨国捐献骨髓;安徽理工大学大四学生黄梅松为一名在北京打工的河南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悬浮液,成为安徽首位国防生捐献者;入选6月“中国好人榜”的凤台县岳张集镇井沿村六旬老人高俊平年初时在冰冷刺骨的水塘里勇救3名落水儿童;田家庵前锋电力村的任刚志因患病每周需透析三次,仍帮助邻里排忧解难……一个好人就是一面旗帜,淮南的好人多、好事多,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向往,也见证了人间的真情。
     一名早报读者曾告诉笔者,十年前,他来到淮南,大白天在火车站附近迷了路,绕了几圈也没找到安徽理工大学在哪。硬着头皮问路,一位老人和善地说:“不要急,我带你去!”跟着老人,几分钟就走到了安理大。他一个劲儿道谢,老人只是微笑着摆摆手,往回走去。“这是我对淮南的第一印象,平平淡淡却让人难忘。我不知道那位老人是谁、做什么,但在心目中,淮南人的美好形象就这样悄然定格——这是一座美好的城市,生活着友善的人们。”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的“身边好人”集中涌现正是我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体现。张宝、黄海松、高俊平以及那些“身边好人”共同构成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好人群像,他们给社会传递的正能量,值得我们分外珍重、大力弘扬。
    笔者身边的朋友最近不时发出这样的感叹:以前觉得好人离自己很远,现在发现好人就在身边,和你我一样是普通的人,既然他们都在做好事,我可以做点什么?
    “我可以做点什么?”张宝、黄海松、高俊平他们激发了人们心中向善的动力!每个普通人从他们身上有所领悟,这一点从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共鸣之中就能看出。
    前往徽州西递旅行,总能见到一副让人过目难忘的楹联,上书“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意为:家族兴旺,百年不衰,原因就是能积德行善;最大的好事情惟有读书。友善,维系着公民之间的平等、真诚、互助,维系着社会的伦理秩序。何以践行“友善”?答案很简单:无需眺望,因为它就在身边,在张宝、黄海松、高俊平这样的普通市民身上;无需仰视,因为只要怀揣爱心,人人皆可传递这份善意,让世界充满正能量。
    一起来,做好人!

(廖凌云)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