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湿哒哒,黏糊糊,但还没入梅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湿哒哒,黏糊糊,但还没入梅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6/20 6:17:4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最近几年我市一般6月下旬进入梅雨季,明日夏至,酷暑时节拉开帷幕 

      尚未入梅

     上周六至本周一我们经历了一次连阴雨,湿哒哒,黏糊糊,是不是入梅了?

      昨天,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淮南市气象台,专家解释说,判断入梅,气象学上有严格的指标,主要看副热带高压的脊线位置。截至目前,淮南尚未入梅。另外,梅雨时节不仅空气湿度大,而且温度偏高,而我市前段时间的阴雨天气,虽然感觉潮湿,但温度较低,那两天的最高气温只有22℃-23℃,这也不符合梅雨天的特征。

      历史上,淮南入梅的平均日期为6月17日-19日,但最近几年,淮南入梅时间略微延迟,一般都在6月下旬。这样推算,淮南入梅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一旦入梅,市气象台将及时进行发布。

      明日夏至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著名诗句借喻的就是夏至时的天气状况。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民间又称“夏雨隔田坎”。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如海口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今日有雨

      明天迎来夏至,迎来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在此之前,我们先迎来的将是一场小雨。

      市气象台预报,今天有可能有一次降水过程,但时间不长,雨量不大。前两天气温快速回升,昨天我市的最高气温已摸高到33℃,人们又感受到了燥热的滋味,这场小雨或许会稍稍阻止下晴热的持续发威。但高温只是略作停顿,明天夏至日,天气转晴,气温将会进入夏至节气一贯的走高通道,炎热的夏天实实在在地到来了。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