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整改落实要立行立改不空不虚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整改落实要立行立改不空不虚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6/12 6:36:1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十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如何把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解决问题才是根本。只有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教育实践活动,以立行立改的作风抓好整改落实,才能让群众满意,赢得群众的称赞,教育实践活动才能不偏、不空、不虚、不走过场。

  整改落实,要立行立改,须“立”字当头。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如果谈到问题长篇大论,说到整改却轻描淡写;如果开展批评毫不留情,解决问题却环顾左右;如果自我剖析红脸出汗,较起真来却纹丝不动,就只会成为新的形式主义,不但不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反而会伤害群众对党的信任,因此立行立改尤为重要。

  问题找出来了,就要有针对性地整改。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了大排查、大扫除后,就应该是大整改、大立制。对照检查是“破”,修订制度是“立”,立字当头,改也随之而动。为此,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整改,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把群众的意见当作镜子,把百姓的期待当作方向,从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入手,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希望改的地方做起,真正把改作风改到群众的心坎上。

  整改落实,要立行立改,须“贵”在落实。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和落脚点是什么?是扫除“四风”、解决问题,这里没有可以随意通融的“自留地”,没有可以等待观望的“时间表”,没有可以忽略不计的“小问题”,必须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

  整改措施要落在实处,建章立制是一个重要标志。这就要求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对措施的落实不讲“基本上”、不讲“原则上”,拿出动真碰硬的“狠”劲、锲而不舍的“韧”劲,对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绕弯,一项一项整改,以实际成效服务地方、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把坚持群众路线的理念、整改措施转化为党员干部日常工作中的自觉行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解决作风中存在的问题,真正让人民群众满意。

  整改落实,要立行立改,须“善”谋长效。

  对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少人有这样那样的疑虑:“会不会是一阵风?能不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形成一种优良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好,不仅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于长远,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学习教育是基础,查摆问题是关键,解决问题是根本,长效机制是保障。各级各部门要持之以恒抓好“四风”突出问题、“小四风”问题、“三症”、“六表象”的整治,重点在“为官乱作为、不作为”转变为“为官要作为、作好为”上下功夫。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承诺公示相结合,与强化领导相结合,与治根治本相结合,与督导检查相结合,制定出台“管长远”的制度,构建长效机制,固化立行立改成果。要坚决打消“过关”的念头,坚决克服“松口气”的思想,只有抓好整改落实,建立起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向人民群众交出满意的答卷。

(评论员)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