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合作社自购秸秆打捆设备为农服务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合作社自购秸秆打捆设备为农服务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6/10 5:57:3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帮了禁烧大忙 面临亏损困局

  夏收期间,曹庵利农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利用自购打捆设备、组织专业队伍为农民清理麦田秸秆,得到了广大农户、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好评。

  曹庵利农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由曹庵中心供销社领办,社员覆盖山南七乡镇。合作社自2009年成立以来,积极为社员及周边农户提供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针对今年不允许焚烧秸秆、倡导秸秆综合利用的情势,利农合作社自筹资金44万元,于5月下旬分别从凤台、长丰购进3台秸秆打捆机和3台大型拖拉机,配套用于秸秆打捆。为了及时处置秸秆,不误夏种,合作社租用了2台手扶拖拉机和1台大型平板运输车,先将打捆秸秆转运到堆放点,然后运送至平圩经开区的凯迪生物质电厂。

  6月7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台打捆机清理1亩地秸秆仅需五六分钟,麦秸捡拾、切割、打捆一次完成,方便快捷。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抢时抢收,一台打捆机配备了2名机手24小时轮流作业,一台设备大田块一天能收150到200亩、小田块则在100亩左右。目前,合作社已在镇政府试点的宋王、曹庵、陈巷3个村完成秸秆清理千余亩。

  该负责人介绍,合作社购置机具、租用车辆、雇佣人工共计约60万元左右,而每吨麦草送到电厂仅售300元,收支相抵,目前合作社处于亏损经营状态。该负责人表示,希望有关部门开辟“绿色通道”,进一步方便秸秆运输;期盼奖补政策落实到位,扶持力度再大一些,解开合作社亏损经营的困局。

(记者 祁 昂)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