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建筑工地的抛洒、扬尘、噪声不断被市民投诉,被媒体曝光,原因何在?就是公共利益被损害,公共空间被侵占。一些单位罔顾城市的公共利益,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肆意抛洒,侵占人行道,忘记了自身的社会责任。
当前,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每个人、每个单位都是创建文明城市的主体,对于单个的人,提升素质是关键;对于单位部门就要建章立制,定好规矩。
一要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城市管理具有广泛性、经常性、长期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点,要从现实和科学的角度出发,坚持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联合执法机制,做到互相支持、互相配合、齐心协力、多管齐下。
二要刚柔并济,管教结合。针对不同管理对象特点,细化管理目标责任,制定个性化管理措施,及时将各类违规问题发现和解决在萌芽状态,增强日常巡查管控,加大治理查处力度,降低案件发生率。
三要全面统筹,协调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既要提高主次干道、繁华地段等重点部位的城市品位,同时也要兼顾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对影响城市长效管理的行为,要坚决制止,严厉处罚,使城市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城市生活的基本特征就是公共性,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互依附,只有尊重了公共利益,个人利益才可能实现,这就是城市文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都应该自觉自愿地来维护城市的公共空间和公共利益,只有这样我们创建文明城市的目标才能实现,也只有这样才能把淮南打造成宜居宜业的热土。
(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