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千钧重剑斩毒殇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千钧重剑斩毒殇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5/30 7:09:5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市公安局开展“天网三号”专项行动力扫“黄赌毒”

      长期以来,淮南公安一直对“黄赌毒”违法犯罪采取严打态势,但受利益驱使,一些娱乐服务场所内“黄赌毒”现象仍然屡禁不止。针对这一情况,今年年初,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打击“黄赌毒”为主要内容的“天网三号”专项行动。自此,一场以“黄赌毒”违法犯罪行为为目标的战役拉开了序幕。

      清查各类场所 肃清社会瘴气

      2月27日晚,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禁毒支队、特警支队、谢家集公安分局、淮舜公安分局共100余名警力,异地出警,冒雨突击夜查田家庵区多家会所、宾馆。行动共清查娱乐场所营利性陪侍女141名,查获吸毒人员16人,破获贩毒案件1起、收缴毒品冰毒约5克、赌资1300余元、管制刀具1把、扣押运输毒品轿车1辆。

      2月28日20时至次日凌晨,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部署开展了“天网三号”统一清查行动。行动共出动警力1340人、警车257辆,清查宾馆、洗浴、网吧、歌舞娱乐等场所共计1038家。破获涉毒案件25起,抓获25人,强戒2人;赌博案件7起,销毁赌博机97台,收缴赌资25357元;涉黄案件2起抓获6人。

      一段时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对涉及“黄赌毒”案件的场所进行再摸排,再打击,对群众举报的“黄赌毒”线索认真核查,并对涉及到的场所、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绝不姑息。截止5月9日,全市公安机关共立破刑事案件174起,其中涉黄案件43起,涉赌案件38起,涉毒案件93起,共刑事拘留175人,取保候审13人;查处治安案件655起。

      全警渗透街巷 掐灭零星火苗

      在市公安局集中部署的统一行动密集扫荡全市大型敏感场所的同时,各分县公安局也根据本地实际,结合本辖区“黄赌毒”案件发生的特点,部署警力深入渗透辖区内部,竞相查处了一批“黄赌毒”案件。

      利剑扫黄,粉碎坊间巷里的桃色灯光——2月21日晚,田家庵公安分局在发现一私人会所利用互联网通过QQ群聊天、空间展示图片等方式进行招嫖后,及时对位于某小区一栋高层住宅楼内的这一卖淫窝点依法进行查处。潘集公安分局成功捣毁一打着足浴、足疗的幌子,进行卖淫违法活动的窝点。谢家集公安分局通过对重点场所不间断地守候摸排,查处美容按摩店的卖淫活动。

      重拳治赌,捣毁隐匿暗处的赌博窝点——凤台县公安局通过细致摸排获得线索后,成功摧毁位于凤台县凤凰镇刘巴集村的一个赌博窝点。大通公安分局在巡逻时发现辖区某小区商住楼内有一处隐蔽赌博窝点后,当场抓获吸食冰毒后正在利用“捕鱼机”进行赌博的胡某等4人。毛集公安分局根据群众举报,查处了位于夏集镇尹余村内的一聚众赌博窝点,当场抓获参赌人员12人。
强力禁毒,揪出聚集各处的“瘾君子”——八公山公安分局发现辖区某水泥厂内一吸毒窝点后,一举将屋内徐某等3名吸毒人员抓获。谢家集公安分局通过对吸毒人员董某的追踪摸排,在成功抓获董某后,两日内连续抓获吸毒人员张某、蔡某、张某某等4人。潘集公安分局一举抓获因涉嫌容留吸毒被网上追逃的嫌疑人员朱某后,继续扩大战果,抓获吸食冰毒的其他4名嫌疑人。

      强化常态管理 力求标本同治

      要打就打彻底,要除就除干净。市公安局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边发现边打击边整治,早发现早打击早整治,不断探索对打击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源头治理的思路和途径。

      专项行动开始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对各类娱乐服务场所,特别针对形成规模、问题突出的美容美发按摩店展开了地毯式检查,并建立档案,对场所存在的违规问题记录在册;同时进一步落实场所大厅出入口、收银吧台、主要过道等区域视频探头的安装,并规范日常检查制度,严防“房中房”、“贵宾房”等不规范现象的发生。对于在检查中曾被发现有涉及“黄赌毒”现象的场所,公安机关更是认真回查,进行再摸排、再打击,以彻底清除这些场所涉及“黄赌毒”违法犯罪的行为。对群众举报的“黄赌毒”线索,各级机关认真核查,对涉及到的场所、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绝不姑息,以堵塞管理漏洞,健全长效机制,全力从根本上、源头上铲除违法犯罪活动的滋生土壤,达到不仅治标还要治本的目的。

(记者 柏松)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