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毛集实验区中心社区党总支书记朱长涛
心中宗旨闪光,脸上微笑绽放,脚下泥土芬芳,身后美名飞扬,这就是朱长涛的真实写照。
朱长涛,淮南市毛集实验区中心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凤台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淮南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安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在当地,朱长涛被亲切地誉为“心中装着群众”的“最美村官”。他,用践行群众路线的“三个算式”诠释着一名基层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纯朴情怀。
基地+农户:点燃百姓“致富梦”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之后,朱长涛决定用市场的理念激活农村沉寂的土地,让土地流转起来,让财富涌动起来,他北赴山东,南下浙江,立志为百姓谋寻一条快捷致富路。
如今,走进中心社区佳信合作社千亩泥鳅养殖基地,规整的田地里,时常能够看到朱长涛书记和群众一道在泥鳅精品养殖区忙活着。“朱长涛是俺们信得过的书记,跟着他干,俺们奔小康有信心!”农民朱长新一边卷起裤管,一边微笑着说,中心社区的农民除了获得每亩土地流转金1200元之外,在合作社里务工每月还能拿到近2000元工资。年轻的朱长涛敢闯敢试,善做善成,他把每家每户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建立“基地+农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安徽最大的集科技化、产业化、生态化、休闲化为一体的泥鳅养殖示范基地,年综合效益900万元以上。
走访+排解:实现和谐“民生梦”
“人之足传,在有德,不在有位;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让百姓过上安详殷实的生活,是朱长涛怀揣心中的最大梦想。就是这样一位心中装着群众的村官,始终把为群众办实事和谋利益放在第一位。
3月16日,朱长涛书记走访到社区朱德良家,发现他们正为没钱治病而发愁。朱德良夫妻俩都70多岁了,老伴长期卧病在床,朱德良又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朱长涛书记安慰他们说:“不用着急,你们家的事,就是我们社区的事,你们医疗费用上的难题由我们帮助解决。”朱长涛马上成立一个爱心捐赠基金会,自己带头捐款1万元,并承诺从现在开始,社区的老人生老病死,全部由基金会跟踪帮扶。一桩一件民生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朱长涛从教育、医疗、就业、救助等细微之处抓起,不断设法增进社区百姓的福祉。
稳定+项目:铸就乡村“城市梦”
“高山寻云霓,深谷肆无景。”朱长涛面对问题与挑战,敢于担当,勇于攻坚,他借助美好乡村建设的春风,带领群众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大干实干,真干快干,很快让中心社区由乱到治、由贫到富、由弱到强。
由于尚景湖畔项目的动建,农户李树侠及两个儿子300多平方米的门面和住宅需要拆迁。因历史遗留问题而多次上访的李树侠抵触情绪很大。朱长涛耐心和他促膝谈心,了解症结,仅用了两天时间就解决了群众反映几年都没有落实的补偿问题。李树侠逢人便说:“中心社区有这么一个真心干事的书记,是俺们的福气。”正因为有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淮南文商城、焦岗湖海顿影视城、淮河风情文化园、尚景湖畔、上海吉尼斯大世界等一批重大项目先后落户这里。不久的将来,这里将逐步发展成一个集商贸、文化、居住、休闲于一体的新型小城镇。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如今的朱长涛书记,卯足了干劲,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决心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描绘出家乡更加壮丽的时代画卷。
(通讯员 徐瑞成 记者 刘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