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潘集区秸秆发电实现惠民环保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潘集区秸秆发电实现惠民环保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5/27 6:08:4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家有6亩多地,大概能收集秸秆1000多公斤,由村里集中收购,每斤给我们8分钱。”潘集区古沟回族乡蔡庙村村民蔡玉根一边忙着夏收,一边忙着收集秸秆:“其实我们以前的秸秆也不想烧,但是实在没有办法处理。现在政府统一管理了,既能给我们增加收入,又能让秸秆变废为宝!”

      夏收业已启动,潘集区扎实推进秸秆禁烧工作,通过政府集中收购的方式将全乡秸秆集中卖给发电厂发电,既实现了禁烧环保,又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每年的5月20日到6月30日是我市夏季秸秆禁烧期。为了打好秸秆禁烧攻坚战,潘集区积极部署,印制了《致全乡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宣传秸秆禁烧的相关政策。乡里的工作人员还挨家挨户上门宣传,与农户签订禁烧承诺书。为了更好地调动农户的禁烧积极性,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以村为单位,鼓励各村购置打捆机,将全乡的秸秆集中收购、统一堆放,同时对村里购置的打捆机进行补贴。

      以古沟回族乡为例,3万多亩土地按照每亩地产200公斤秸秆计算,全乡一季能产600万公斤秸秆。这些秸秆由各村统一打捆后,将集中运送到淮南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在那里,这些秸秆经过打包、破碎,将做为可再生能源燃料输出电能,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减轻环保压力,同时将产生的灰渣通过与附近的砖厂、水泥厂合作达到资源综合利用,形成一整套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据了解,在推动秸秆禁烧工作中,潘集区正加强宣传力度、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加大巡查防范力度,促进秸秆禁烧工作的全面开展,确保不烧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污一条河、不黑一片土、不烧一棵树。

(记者 柏 松 通讯员 石 坚)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