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李淮河大桥入夏施工现场直击
上六坊,淮河的河心之洲,一个很少人踏足甚至知晓的地方。淮水相拥,南北两道河汊正在见证一个筑桥奇迹的诞生。那就是孔李淮河大桥。
入夏,阳光灿烂,形如带状的筑桥工地格外火热。站在位于八公山区的大堤上远眺,跨过400米宽南河汊,穿过800米宽上六坊滩地,再跨过180米宽北河汊,便进入潘集境内了。一眼就可以看到,红旗招展处,机声隆隆处,则是飞桥横卧河面的走向了。
南汊北汊,双桥比翼。一主一副,筑桥奔梦。
沸腾的工地上,大桥项目部总工程师郝晋新掏出手机,点击出了一幅照片,对记者说这就是大桥的效果图了。与美丽的淮水相映衬,这座桥翩若飞虹。
看看这道飞虹,结构比较新颖,采用三跨钢筋下承式连续系杆拱桥方案。主桥三跨,即110米加180米加110米;副桥三跨,即80米加140米加80米。据承建方中铁六局的专家介绍,按照这样的桥型和跨度,称得上“千里淮河第一桥”。“这是个景观桥,淮南的地标建筑,特别漂亮!”短短一句描述,让人特别神往。
正因为遇到了两道河汊,承建方一开始提出的方案是:从相对较窄的北汊搭建起钢栈桥,直抵上六坊,方便跨河施工,但需要暂时封闭副航道,不利于北汊的航运。于是,在随后实施的筑桥方案中,项目部便租用了260吨大型铁驳船,专门渡运施工设备和材料,并配置了两台交通艇以便施工人员进出。据测算,大桥建设期间将渡运混凝土5万立方、钢筋两万吨。
波光粼粼的淮河水,就在眼前流淌。顺着挺立南汊的一道钢栈桥,记者步入3000平方米水上作业平台,看到了3台高耸的钻机同步作业。而南汊与北汊,共搭建了4个水上作业平台。只看到对面平台上激战正酣,最后一个粗大的钢圈护筒正在插入河中。与此有关的数字更让人惊奇:每个护筒长48米,直径2.3米;桩基深100米,直径2米。
大桥建设者,采取了24小时三班倒的作业方式,日夜抢赶进度。到目前为止,整个大桥工程已完成近2亿元的产值,总进度完成了18%。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主汛期的降水量可能超过去年。按照防汛的部署,施工单位提前编制了防汛应急预案,并经过专家评审进行了完善,近期将实施一次应急演练。桥位安装了水位标尺,每天一早一晚两次观测,当日下午5时通过QQ工作群发布水位情况。
6月底,时逢一个重要的节点。据施工单位人士披露,在汛期来临前夕,淮河水里的桩基力争全部完工,露出水面,确保大桥施工安全度汛。
(记者 胡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