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稳定一方的三个法宝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稳定一方的三个法宝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5/22 6:06:4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来自毛集实验区创新社会维稳机制的报道

      这是一个人心思变的实验区,20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实现进京赴省“零上访”;这是一个人心思进的示范区,13万毛集人民持续保持全市信访目标管理“排头兵”。

      毛集实验区大力弘扬“雷厉风行、言行一致、严谨创新、敢于担当”的淮南作风,求发展、谋富裕、思稳定、盼和谐已经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如今,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2014年首季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0.6%,增速居全市第一。

      群众路线:坚持“下访”听民声

      手持一本民情日记,胸佩一枚鲜红党徽,机关党员干部走村串户听民忧,嘘寒问暖问计策,这是在毛集实验区乡村社居常见的场景。群众利益无小事,准确把握群众的最盼最需最急,这是维护民利的重要举措。

      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毛集实验区机关干部着力开展“五必访五必问”活动,即困难户必访,必问衣食冷暖;发展户必访,必问致富经验;返乡农民必访,必问就业现状;老党员老干部必访,必问发展良策;上访户必访,必问事情原委。同时,完善基层联系点制度,区机关领导干部每人走访不少于15户,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走访不少于20户,村居“两委”班子成员每人走访不少于30户,把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走访活动的着力点,特别是实行“盘点销号”制度,认真化解有关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物价稳定等涉及民生的突出问题。

      风险评估:坚持“事前”化民惑

      3月6日,毛集实验区开放式的市民游园工程正式破土动工,这是该区今年为打造秀美小城市实施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占地面积56亩。因为妥善实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整个项目进展顺利。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毛集实验区坚持从源头上对可能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及时落实防范化解措施,确保重大事项顺利实施。凡是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在出台或审批前,都开展系统的预测、分析和评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预案。今年以来,该区对征地拆迁项目、拆除燃煤锅炉、举办大型群体活动等都做到应评尽评,有效预防和化解了社会矛盾。

      公共服务:坚持“底线”解民困

      为深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工作,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毛集实验区从4月份开始,辖区各镇先后组织开展了2014年度65岁以上老年人以及慢性病患者免费体检活动,覆盖人群达14000人左右。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毛集实验区坚持底线思维,突出重点,2014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区人民。近期,根据征求的意见,区学教办进行了认真梳理,围绕群众关心的10个问题,即城乡饮水质量提升问题;10公里公路河整治问题;学龄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提升问题;重大疾病的调查和治理问题;医保报销难问题;灌溉收费问题;机关工作人员历史遗留问题;政务中心完善问题;小区物业管理问题;区内公共交通改善问题,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如今,稳定已成为毛集最大的民生工程和宝贵的发展资源,稳定让毛集魅力无穷,生机无限。

(通讯员 徐瑞成 记者 刘银昌)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