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重点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创新之举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点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创新之举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5/20 8:09:3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市“淮河两桥”聘请省级专家智囊团纪实

      5月,和煦的阳光在淮河上映照出粼粼波光。放眼“淮河两桥”施工现场,高潮迭起。与此同时,淮南市为这一重大的“命脉工程”聘请了省道路桥梁建设专家组。只因这浓墨重彩的一笔,凸显着我市实施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的创新之举。

      淮水虽阔,建设“两桥”的雄心更壮阔。展开宏伟蓝图,两桥飞架南北,拥河抱水,将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快本市南北区域的深度融合。

      在关注“淮河两桥”崛起的目光中,省顶级专家智囊团相伴而生。不久前,市重点工程局聘请十多名省道路桥梁专家,组建了“两桥”技术指导与咨询专家组,并向各位专家正式颁发聘书。专家组的重任在于:以技术指导与咨询为主要工作内容,以集中咨询与专题咨询相结合为工作方法,以建设单位提出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为工作导向,展开交流、研讨、咨询和指导。

      淮南,好多年没建大桥了,急需桥梁建设的专家和人才助力腾飞。记者拿到了一份“两桥”专家组人员名单,可以看出这些省内权威专家,分别来自省交通建设等重要领域。专家组组长,由原省交通厅厅长李永铎担纲。

      聚焦“两桥”建设,在工程的规范管理、技术保障和标准化施工等方面,将获得省级专家的强大智力、技术资源的支持和保障。而正是着眼于这一关键点,重点工程专门请来了智囊团。

      专家们来到“两桥”工地,实地查看了工程现场,指出了建设中施工、管理和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整改意见:其中有,注重工程管理的总体策划,明确建设目标,分层、分级成立专家组,建立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制、首件两会制;加强施工标准化建设,规范现场施工,明确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责任;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注重特种设备、高空吊装、临边防护和现场用电等安全风险;高度重视人员培训。

      创新之举,注入跃升动力,带来连锁变化。最近,市重点工程局根据省桥梁建设专家组意见,对孔李、淮上两座淮河大桥存在的工地布置凌乱、施工不规范及工地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采取一连串举措强化“两桥”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召开“两桥”项目管理组、施工和监理单位负责人会议,要求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按确定时间整改;推进施工工艺的标准化;建立项目安全员制度,每个工地设置一名安全员,进驻施工现场,随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淮河两桥”建设周期较长。如何充分开掘智囊团的优势,仍是实施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管理模式持续关注的新课题。

      记者采访市重点工程局时获悉,该局将根据大桥建设的节点和重点,采取不同形式发挥专家们的各自作用。据披露,建设单位将定期对工程进展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应用月报或邮件形式提供给各位专家。专家们也将及时提供技术咨询和决策支持。

(记者 胡金陵)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