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亮点扫描
党员干部走基层更主动了、听意见更虚心了、服务更热心了……这是八公山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群众耳濡目染,切身感受到的新变化。
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该区着力念好“学”、“听”、“改”“三字诀”,教育实践活动稳步推进。
真正入脑入心——学习,在领导带头中深化
学习武装思想,思想引领行动。
八公山区将学习教育贯穿活动始终,创新“三学模式”,即领导带头学、联系实际学、创新形式学,让群众观念入脑入心。
学习,重在领导带头。区委中心组集中一周时间进行封闭式学习,邀请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理论专家进行专题辅导。开展“百名书记讲党课”活动,区委、各级党组织书记走上讲台,以“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生民计、先辈先烈”四面镜子为主要授课内容,促干部作风转变。截至目前,已开展讲党课活动100余场,5000余名干部群众参与其中。
学习,重在联系实际。从区委常委一班人带头做起,一人读、众人学,把先进理论原汁原味地进行吸收。以先进为镜,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开展专题研讨,提高思想认识。
学习,重在创新形式。组织全区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参加集中闭卷考试,举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演讲比赛。各基层单位创新形式,通过组织宣讲团、参观先烈纪念馆、建立辅导员定期督查和学习报告制度等形式,深化学习教育活动。
直接面对群众——意见,在敞开大门中获取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该区坚持开门搞活动,党员干部一开始就直接扎到群众中。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共汇总作风建设、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稳定、城市建设与管理、生态环境及美好乡村建设等8大类、394条意见建议。
为把问题摆出来、把原因找出来,党员干部放下架子、抛开面子,多渠道听民声。邀请6位群众代表全程参与区委集中封闭式学习交流会,代表们就学习成效、课堂纪律以及参学人员个人汇报情况进行现场点评,让领导干部在群众的监督下当个“好学生”。党员干部在走访过程中,统一采取“亮身份、明区情、深交流、提问题”四步工作法,统一佩戴党徽或出示工作证,送上《区情简介》宣传单,人手一本“民情日记”,真心为群众解难题。围绕“真找问题、找真问题”,创新“五评”工作法。群众评,看为民服务是否热情周到;上级评,看决策部署能否贯彻落实;同级评,看团结协作是否默契到位;下级评,看工作作风是否扎实细致;自我评,看理想信念能否坚定不移。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开展“对标画像六提升”活动,分行业单位、领导班子、党员干部三个层面,找准“软、懒、散、冷、乱、虚”六个方面的问题。
敢于动真碰硬——变化,在立行立改中显现
发现问题,重在立行立改。
该区抓住问题导向这个关键,着力在正风肃纪、民生改善、基层党建等工作上下功夫、求实效。
聚焦“四风”,正风肃纪。集中开展公车私用、领导干部住房和办公用房、会务精简、节庆收受礼金等一系列的专项整治行动。成立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开展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任务、机关效能建设等专项督查。今年以来,全区发文减少了三分之一,“三公”经费预算同比下降76.8%以上。
公开承诺,改善民生。通过建立征求意见问题台账、登记编号、盘点销号等制度,对各单位立行立改的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各单位针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全面开展公开承诺活动,累计公开承诺178条,并结合工作实际积极落实。
加强党建,夯实基础。围绕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建立了区委领导软弱涣散村(社区)联系点制度,从纪检、政法、组织等部门抽调专人成立驻村工作组,具体指导组织建设、村级事务、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等工作。针对摸排出的5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按照“一村一策”的要求,推进“四抓四解”。即,抓隐患排查,解决信访稳定问题;抓队伍整顿,解决组织建设问题;抓制度规范,解决管理混乱问题;抓帮助扶持,解决“三农”发展问题。截至目前,共调整软弱涣散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培训村居干部500多人次,解决问题10余件。
(记者 朱庆磊 通讯员 缪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