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三堆、美三口、治三乱、创三化”活动为抓手,凤台县主城区“三线四边”环境整治再掀新高潮——“美丽战役”扮靓城区“容颜”
千里淮河,在凤台县城弯了三道弯。然而,沿岸的非法砂场、煤场、码头肆意破坏着这道美丽的风景线。
近日,凤台县组成联合行动组,调集各种作业车辆20余台、1台巡逻艇,采取两头夹击的方式,对城关镇大古堆至刘集乡淮河二桥沿线的非法砂场、码头等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和拆除,有效遏止了无证开采、乱采滥挖、破坏浪费砂土资源和毁坏农田、道路等违法行为,有效净化了淮河沿线的环境。
“‘三线四边’城乡环境整治,是一项民心工程。关键要选好抓手,敢于碰硬,持之以恒的推进。”城关镇负责人表示。
为将“三线四边”环境整治进行到底,作为主战场的城关镇以开展“清三堆(建筑垃圾堆、生活垃圾堆、杂物堆)、美三口(门口、巷口、路口)、治三乱(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砖块乱堆)、创三化(绿化、美化、净化)”整治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拓展了环境整治内容。坚决拆除有损城市形象、不符合规划的违章建筑,依法取缔淮北大堤凤台城防堤段非法砂场、煤场,着力清理主干道路和河边垃圾……掀起了擦亮“美丽凤台”环境整治的新高潮。
在整治行动中,该镇着力打好“攻坚战”。先后出动人员万余人次,各类机械、车辆近千台次,进行大规模、全方位的集中治理。整治道路、水域、街巷,营造整洁、优美、畅通的城区环境;先后开展砂场、煤场集中整治行动6次,对非法砂场、煤场进行集中清理;拆除影响城市环境面貌的残垣断壁及违章建筑200余处,维修、清理小街小巷500余条,粉刷了小街小巷建筑外墙,有效解决了小街小巷污水乱倒乱流的现象,改善了市民生活环境。
社区保洁,是最易出现反弹的“薄弱点”。镇里将环境整治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保洁队伍,形成长效机制。各社区、小区按照每200人设置1个垃圾点的标准,投放垃圾箱880个;按照每700人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在九个社区成立了210人的专职保洁队伍,保洁员服装、工资全部由镇财政统一发放,确保垃圾日产日清、无积存垃圾,垃圾转运处理实现长效化、常态化。
环境整治为民,环境整治靠民。该镇从宣传入手,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广泛动员,形成了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注重发挥妇联组织优势,开展“三线四边”环境综合整治进家庭活动,开展“三线四边”巾帼倡议活动,组建一支巾帼志愿者队伍,用行动来绿化、洁化、美化生活环境,共同创造美好家园。与城区住户、沿街商铺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引导市民加强自我管理,规范和约束市民文明行为。
俗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该镇强化“考核问责”,采取明察暗访、重点巡查、集中评分等方式,定期进行督查、点评,公开通报评比结果,对优秀社区实行“以奖代补”;对不合格社区主要负责人,给予警告甚至诫勉谈话,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确保取得实效。
(记者 朱庆磊 通讯员 林启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