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三区提升”打造秀美小城市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三区提升”打造秀美小城市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5/16 7:55:1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毛集实验区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纪实

      秀美小城市,生态旅游区。 

      这是市委市政府赋予毛集实验区的发展任务。毛集实验区工委管委牢记重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奋力发扬“雷厉风行、言行一致、严谨创新、敢于担当”的淮南作风,全方位扩大开放,大力度招商引资,在201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描绘着雄浑壮美的时代画卷。

      “旅游向景区集中”——景区品质提升

     “到焦岗湖游玩,不仅能吃渔家饭、住渔家船,还能和渔民一起织网捕鱼,太过瘾了。”4月17日,在省城从事外贸生意的张莉告诉记者,焦岗湖距合肥仅100多公里,平常压力大,这种深度体验式的农家游别有滋味。

      焦岗湖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与八公山森林公园和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构成独特的“山水城”旅游金三角。近年来,毛集实验区实施“生态立区”首选战略和“旅游兴区”特色战略,借助项目建设打好旅游提升攻坚战。截至目前,通过退网还湖修复湿地景观36000多亩;建设渔民廉租房408套,让渔民“洗脚上岸”;加快实施总投资1.58亿元的焦岗湖洼地治理工程,提高抗灾能力;总投资30亿元的焦岗湖影视城获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上海大世界吉尼斯项目即将落户;总投资6亿元的温泉度假村游客中心和民俗风情街初显端倪。

     “商住向城区集中”——城区功能提升

      “通过旧城改造,我们全家搬进了淮河风情文化园,住进了200多平方米的新居,这里环境优美,水电气齐全,孙子入园也很方便!”今年57岁的老大爷李树春告诉记者,毛集实验区推进城镇化,受益最多的是农民。

      项目建设事关当前,事关长远,事关全局。毛集实验区严格遵循滨焦岗湖新区发展规划,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规范运作、群众受益”的思路,扩大城镇规模,提升城市功能,推进“三区改造”,引导矿区、行蓄洪区、景区、开发区和周边地区群众向城区集中,先后建成康泰佳苑、加州阳光、福馨园、文商城一期、东方名郡一期、淮河风情文化园一期等商住小区,城区面积已达4平方公里,居住人口3.5万。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徽商银行相继入驻。目前,文商城二期工程、淮南华联毛集旗舰店、56亩市民游园精品工程加快建设,打造体系完整、业态多样的商贸新城。

     “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产业提升

      “我们企业入驻毛集经济开发区标准化厂房,大大缩短了企业投入产出周期,目前项目已全面生产,解决劳动力就业近200人。”5月12日,淮南强生缘服饰有限公司殷德强告诉记者,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主要经营服装制造、加工和销售。

      “工业强区”是毛集的核心战略。毛集省级经济开发区按照“低碳、生态、科技”的发展定位和“产城一体”的发展模式,通过领导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等办法,现已入驻企业35家,合淮工业走廊西部“桥头堡”正呼之欲出。特别是2013年5月淮南牛肉汤成功走进中央电视台7套《每日农经》栏目,产品远销迪拜、美国、荷兰等地。今年以来,该区紧紧围绕“四争”目标,正倾力培育10家超亿民企,精心打造“食品、建材、机械、礼品”等产业集群,拉动就业需求。目前,园区整体形象和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力争实现入园企业100家,加快向“百亿级开发区”目标迈进。

(通讯员 徐瑞成 记者 刘银昌)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