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集电厂采访见闻
初夏的皖北大地,一片郁郁葱葱,收获在望。5月6日,记者一行赶往亳州利辛县的胡集镇,探访正在紧张筹建中的被誉为“省内最大的在建火电项目”的板集电厂。
一到现场,记者被火热的施工场面深深吸引:在蔚蓝的晴空下,在近400余亩的施工场地,布满了各式各样的装备和车辆:5台打桩机相继发出的咚咚声不绝于耳,挖掘机、铲车、工程车你来我往、配合默契,有序地转运着现场渣土。“现在我们前期施工现场大概有300多人同时作业,到后期估计要达到3000人。”正在轧钢筋的李师傅停下手里的活告诉记者:目前这里正在施工承台。承台占地较大,东北角有两台挖掘机正在往卡车车厢铲土,西南边的脚手架目测已经搭建到六七米的高度。整个施工现场人员、器材装备、物资摆放齐整有序,不时飞扬起的尘土,让建设现场变成战斗的现场。目前,板集电厂主厂房桩基工程已完成98%,锅炉房钢架结构完成6个地基混凝土浇灌,基建土方相继开挖,部分力能供应设施已开工建设。
实地采访得知,该电厂是由国投新集公司和皖能集团共同筹建的。2012年,省政府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板集电厂作为央企和地方政府联手打造的煤电基地重要组成部分,并于当年举行了奠基典礼。经过前期筹备,目前一期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的电厂项目已于2013年底正式进点,同步建设脱硫、脱硝设施,符合《安徽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符合国家优先发展煤电联营企业、鼓励煤电集约化的产业政策,对实现全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也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国家能源局已行文批复同意该项目开展前期筹建工作。
正在现场的施工方安徽电建二公司板集电厂项目部副总工程师潘艳龙告诉记者:“进点以来,工程人员就推行‘五加二’、‘白加黑’工作制度。所有的会议、培训、学习一律放在晚上7点以后开展。因为大家都有着共同的愿望,希望工程早日、按质、按量完工,为板集煤电一体化项目做出应有贡献。”
据记者采访得知,在当前的煤炭形势下,加快煤电一体化项目的实施,对丰富国投新集公司经营结构、提升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煤炭企业的转型发展已势在必行,国投新集公司的转型发展也已通过电厂建设拉开序幕。目前国投新集公司正打造煤电一体化、煤气一体化等四大基地,除板集电厂作为板集煤矿的坑口电厂建设外,该公司还与皖能集团合作开发年产40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项目。通过外部产业结构的不断拓展和转型升级,未来几年内,该公司将形成以煤炭为主,电、气并举的综合型能源企业。与此同时,在煤炭市场持续走低的形势下,该公司通过一系列的深化内部改革的措施,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向管理要效益、争效益。
采访结束已近晚7点,但板集电厂的施工现场仍然一片灯火通明,人员依旧忙碌地工作着,电话铃声此起彼伏,犹如一支正在作战的军队司令部。在繁重的工作中,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参与奉献的建设者们没有退缩,反而迸发出更加火热的工作激情,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奉献精神,记者不禁暗暗树起了大拇指。
(记者 武春晖 通讯员 余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