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蔡岗村:访来“金点子” 办好“暖心事”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蔡岗村:访来“金点子” 办好“暖心事”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5/9 8:03:5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蔡岗村严把“实”字关,学习教育扎实、听取意见求实、查摆问题务实、立行立改落实,通过转作风的行动、惠民生的举措,让全村1500多名群众切身感受到村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的实际成效。

      挨家挨户走访听意见,是村党支部书记蔡传祝近段时间的“必修课”。在居民朱善勒家中,他听到了这样一条意见:“这几年,物价消费水平提高得比较快,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也比较快,我就想建议,能不能从村集体收入里拿出一笔钱,把我们群众的集体养老金再提高一些。”耐心听,认真记。老蔡在走访日记上写下:“村五组的朱善勒反映,应该根据村集体收入的增加,逐步提高村集体养老金的标准。”

      有建议,当然也有意见,有时候还有不留情面的直言批评。出了朱善勒家门,老蔡在路上碰到上街买菜回来的薛希荣,薛希荣很激动,“蔡家湾的生产道路都塌到水里去了,平时下地都不方便?这件事,你们村干部要多上心。”老蔡认真记下:“蔡家湾生产道路和桥应该修了,村民的意见很大。”

      一个上午,老蔡走访了5户人家,收集了6条意见,除了修路修桥、提高养老金标准这样的“民生事”,还有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增加村办企业年投资额度这些“经济账”。上午的入户工作完成了,老蔡赶紧利用中午的时间把居民们反映的问题进行逐一梳理归类。

      “按照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我们村两委班子分组分片进行挨门挨户地走访,把全村400多户居民逐一走到,一户都不落,收集的意见也都逐条整理好。”在老蔡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有七八个贴着农业发展、民生工程、经济发展、村容村貌等不同标签的文件袋。“这些文件袋可是我的宝贝,里面有全村400多户群众的意见建议、所思所盼,里面也藏着蔡岗村以后几年发展的‘金点子’。”

      意见收上来了,把这些意见建议落实到位就成了关键。“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类,像居民反映的垃圾清理等问题,我们立行立改,基本都已解决。还有一些问题,比如说道路改造、村集体企业增加技改资金等一时解决不了的,我们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商讨出方案,制定出完成时间表,通过村务公开栏上榜公示,保证百姓反映的问题意见件件有回音。”老蔡手指着村务公开栏自信地说。

      “蔡岗村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生动实践是八公山区践行群众路线从‘实’入手,边查边改、求实重效的一个缩影。活动中,村党支部带头,在全村党员中铺开,走出去,沉下去,融进去,听全意见建议,办好实事好事,以实实在在的效果取信于民。”八公山区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负责同志如是评价。

      眼下,蔡岗村村容村貌改善了、村集体养老金的标准提高了,蔡家湾的生产道路和桥梁也开始动工了……一条条浮在纸上的意见建议都慢慢地变成了现实,一件件惠民利民的实事好事,向全村群众交出了一份“为民、务实、清廉”的满意答卷。

(记者 李东华 通讯员 缪亚涛)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