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窑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纪实
去年以来,上窑镇按照“解放思想,彰显特色,建好淮南东大门”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四争”战略目标,积极抢抓城市发展“东进南聚”的历史机遇,坚持以建设“宜居、宜游、宜商、宜业”的滨湖新镇为目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落实“三严三实”的作风要求,大力弘扬“雷厉风行、言行一致、严谨创新、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强力推进“农业立镇、工业强镇、旅游兴镇”的发展战略,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了良好发展态势。2013年全镇实现财政总收入5983万元,同比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1.275万元,同比增长13.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203亿元,同比增长l93.22%;完成招商引资11.5亿元,同比增长7.2%。
抓特色,创品牌,农业立镇固根基
近年来,该镇充分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项目扶持、示范引导,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上窑蛋鸡、红光葡萄、洛河湾蔬菜、张郢花卉、窑河特色水产等特色农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和品牌化效应日益凸显。
借助上窑蛋鸡养殖传统技术优势,利用荒山、荒坡等闲置土地大力发展蛋鸡养殖业,投资140余万元建成了上窑蛋鸡养殖示范园,目前,蛋鸡养殖已超35万只,日均供应鸡蛋3万斤以上。
积极发挥农业协会作用,大力发展葡萄种植业,着力打造千亩葡萄示范园,红光村葡萄种植面积已达3000亩,并成功注册“百岔沟”牌商标,被省农委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先后在淮南市一、二、三届葡萄大奖赛上获得了“最甜果粒奖”、“综合一等奖”和“优质葡萄一等奖”等奖项,亩均收入2万元以上。
利用高塘湖、窑河优质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窑河大闸蟹、江黄颡、鳙、鲢鱼等为主的特色水产品养殖产业,现水产养殖面积达1.3万亩,水产品年产量达1920吨。
兴产业,上项目,工业强镇增实力
无工不强,无商不富。近年来,上窑镇党委、政府按照“工业强镇”的发展思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竭力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了全镇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去年,该镇共引进项目13个,引进项目资金11.5亿元;新开工建设工业项目3个,共投资1.2亿元;新开工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0个(包括技改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203亿元,同比增长l93.22%。1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8.29亿元,同比增长36.96%。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9家,在大通区镇域经济发展中独占鳌头。
(通讯员 张 胜 杨存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