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群朝气蓬勃、敢闯敢拼的年轻人,他们大多是本地的草根创业者,在潘集区团组织的引导扶持下,在加快发展的大潮中搏击风浪、创新创业,为潘集建设创业型城区注入了新活力——创业路上抒写“中国梦”的青年篇章
“去年创业最艰难的时候,团区委的青年创业富民行动为我提供了10万元项目资金,让我度过了难关!”“五一”小长假刚过,平圩镇邵圩村的大学生村官许燮就来到潘集区团委,联系银行贷款和政府贴息。对于他来说,60亩葡萄园是创业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也是他带领群众致富的希望所在。
青年梦想,离不开沃土的滋养。优化环境、系统培训、资金扶持……近年来,潘集区团委从履行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权益职能,实现青年最关心、最现实、最紧迫的需求入手,把促进青年创业就业作为服务青年的工作品牌,让广大青年创新创业的热情不断激发,让他们以青春为羽翼,在潘集这片热土上放飞梦想。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刚开始谋划创业,大学生村官许燮的心里也曾有过犹豫,最终是团区委书记李莉的一番话让他下定了决心:“大学生村官是最好的舞台,只要脚踏实地,一定能让火热的青春焕发出绚丽光彩!”
从踏出第一步,到果木成林,许燮可谓是品尝到了创业的酸甜苦辣。去年9月,许燮从20户农户手中流转了60亩土地,除了家里支持的30万元,他把一套三居室的楼房也向银行抵押贷款,团区委也为他提供了项目资金。他的梦想很朴实:年轻人有的是闯劲,一定要带着乡亲们共同致富!
先后90万元资金的投入,60亩优良葡萄品种已经抽出嫩芽,预计到2015年一亩的收益将达到2万元,2016年进入盛果期后每亩收益将达到5万元。从个人独资种植葡萄,到以点带面辐射周边,目前已有25户农户跟着他一起种起了葡萄。
青年渴望创业,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潘集区团委设立了“潘集区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行动”专项资金,组建成立了潘集区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行动导师团,先后发放项目扶持资金40万元,营造出浓郁的氛围、优越的环境,使之成为创新创业的摇篮,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的目光。
梦有多远,服务就有多近
青年期盼成功,系统的培训、贴心的服务,成为创新创业的加油站,扶持创业青年茁壮成长。
今年3月4日,团区委组织了2014年第一期青年创业讲堂,《智联招聘》首席顾问、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客座教授贺金星作了题为《小微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的讲座,吸引了170余名农村创业青年、中小企业家和大学生村官的目光,先进的创业思想、科学的创业理念,让大家受益匪浅。
2009年以来,潘集区团委联合区农林局等部门开展青年创业培训,20场专业培训,不仅仅是思想上的引导,更是对创业理念、政策宣传、产业技术的跟进,在技术、融资、政策解读等多方面为创业青年提供服务。
拥有职业经验,还须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为此,团区委及时建立了创业项目库,黄心乌种植、酥瓜种植、菌类种植等10余个项目,促使青年创业者能够方便、快捷地选择创业项目,并得到技术支持。
在年度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培训计划中,团区委还组织开展了“创业青年与农业专家面对面”座谈交流活动,并组织创业青年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小型加工企业和高校农业示范区实习见习,让每一位立志创业的青年都有了大展拳脚的舞台。
路在脚下,创业之中放飞梦想
在潘集,越来越多的有梦青年汇聚一堂,他们追寻梦想、执着梦想,却愁于没有充足的经验和资金。
曹怀兵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祁集镇农村青年,在上海打工期间学习到摄影技术。看到家乡的快速发展,他准备回乡创业,却被资金短缺“挡”住了去路。在团委的帮助下,从农村信用社贷了9万元,创办了新百合婚纱摄影店。
2012年他又创办了祁集镇农业餐饮有限公司,可资金短缺使企业一直不能做大做强。他的“遭遇”又引起了团委的关注。通过镇团委推荐,19万元青年创业贷款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如今,餐饮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100余万元,带动了周边13名青年成功就业。
青年执着梦想,完善的基地、资金的保障,成为创新创业的助燃剂,助推众多追梦青年阔步前行。几年来,潘集区团委联合淮河银行、农行、邮储银行为青年创业提供贷款支持,制定下发了《潘集区青年创业贷款贴息资金初审办法(试行)》,对11个乡镇的农村青年创业贷款贴息进行统计复核,仅2012年度就为创业青年争取财政贴息资金70.69万元。
帮在关键处,助在紧要时。潘集区出台助力政策、选树创业典型,优化创业环境,仅2013年扶持各类创业资金近60万元,全区大学生村官创业率达15%,建成创业基地5个,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的追梦青年,在潘集这块肥沃的创新创业土地上,砥砺奋进,阔步前行!
(记者 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