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淮南煤:历史的深度、厚度和温度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淮南煤:历史的深度、厚度和温度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4/28 5:33:5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江 耶

    说到淮南,不得不说起煤矿。煤矿,代表了淮南文化的深度、厚度和温度,是淮南历史的底蕴,从地理的最深处支撑起这座城市的文明地标,像源源不竭的能量供给着巨大的车轮滚滚向前,使城市能够自信、坚定地屹立于淮河岸边,向上成长,向上发展。
    时间的源头就是历史的深度。据科技资料显示,淮南煤田含煤地层为华北型石炭二叠纪煤系,二叠纪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是重要的成煤期,开始于距今约2.95亿年,延至2.5亿年。这就是我们脚下这块土地的年龄。
    在上个世纪末,我毕业分配到淮南煤矿工作,后来还有一段时间在井下工作。每当我独自一人走在煤巷之中,走在煤炭之间时,我都忍不住要停下来,久久地看着这些煤,有时还上去摸上一把,或者趴在煤壁上,仿佛里面有一些蛛丝马迹,我能透过它们看到成煤期的历史。我甚至还想象着,某一次轰轰烈烈的地壳运动,那些高大的树木被翻埋到了地球深处,长时间地被高温焐着,柔软的枝条、花朵都慢慢地坚硬,它们炭化成了煤。
    这当然只是我的妄想。但这些煤由来已久是毫无疑问的。煤的存在,不断地与人们相遇,被人们猜测,直到发现和开采。据民间资料,在汉代的时候,在舜耕山下,每遇暴雨时,就会有黑色的山洪流出,人们因此推测可能地下蕴藏着煤炭。后来的勘探和开采也证实,这一带的煤炭埋藏比较浅,能够早早地被人看到也是正常现象。在之后的煤炭开采中,这里的煤是最早被挖掘上来的。
   在中国地理教科书上,淮河是中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在这里,四季分明,南北作物都能生长。每到收获时节,整个江淮平原都是谷物的香气。据说,当年汉武帝巡视到这里,看到路两边无边无际成熟的稻子,当时就想,如果淮南王刘安要谋反的话,这地方的物资绝对能够充足地供应。他回长安以后,马上安排人治刘安的罪,把我们的大神仙逼得立即“升了天”。
    这是传说。说这一段故事是想说淮南人是智慧的,是喜欢动脑子的,地面的庄稼种得好,《淮南子》一书编得好,好端端地埋地下的煤肯定会被利用好的。淮南煤矿开采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可上溯到十三世纪初的南宋和元代。据《方舆纪要》《安徽通志》《凤阳府志》等记载:舜耕山、洞山、上窑山等地皆储藏有大量煤炭,当地人开掘土窑,采煤取暖炊煮和煅造农具。南宋嘉泰年间,浙江商人陈运成为方便运输,从煤窑到淮河岸边码头,修筑坦道,舟车运载百里不绝。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在其家乡凤阳与今淮南毗邻的韭山一带屯兵数万,因打造兵器之需“命中都留守司属土卒,于洛河山采取煤炭”。1930年4月,淮南煤矿局开凿九龙岗矿井时,曾挖出一块明代万历年间的石碑,碑上镌刻有煤窑开采的经过、当事人的姓名等。《大清一统志》,“洛河山周四十里,西峰曰鸿山(洪山),东峰曰神山。两峰迤逦连属,上出煤炭。土人斫石烧灰以博埴(粘土)为业。”怀远县的历代旧县志中,对上窑开采煤炭更为明确。这些记载说明,上窑开采煤炭的年代很早,据推断,可能在唐代就开了头。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是历史的厚度。去年的十二月初,我来到了九龙岗的淮南村,这里刚刚树立了一个“城市记忆九龙岗民国小镇”的牌子。冬天的阳光照在上面,很快被吸收了,感觉不到一点光芒。光芒都在历史深处。在相隔不远处,还有一个“九龙岗民国建筑群天地玄黄宇宙”建筑群,是2012年6月树立的。
    在淮南,真正意义上的煤矿是在1903年建立的。寿春镇游击(清代地方武官)杜兴远曾投资三千银元雇佣百余名工人,来到赵家大山北麓的倪家瓦房前开采。由于缺乏科学常识,他们把井筒挖成平坡,巷道虽伸进很远,但纵向挖掘不深,虽耗费了许多人力、物力,仅挖掘到浅层的煤渣,不能用作燃料。迨至次年夏春之交,将筹措的经费用尽,不得不宣告开采失败。寿春镇营务处兼巡防营统领(清代地方武官)徐吉忠认为杜兴远半途而废十分可惜,于是又筹措两千银元,雇来数十名工人,在原坑上以土法采掘,结果不到一年,也因资金耗尽仍无收获。1909年由经营煤炭的大商业家林文瑞与山东中兴煤矿(枣庄煤矿)煤师田贯武、烈山煤矿总办段书云、蒙城县大资本家牛云桥等人集资筹建大通矿,“大通”是宏大亨通的意思,图吉利吉祥。1929年,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家开办了九龙岗煤矿,成立了淮南煤矿局,修建了淮南的第一条铁路,煤产量赶超大通煤矿。淮南煤矿后来又经历了宋子文的公司收购、日军的占领及后来的整合。
    煤收藏了亿万年前的阳光,表面乌黑,内心却饱含了热量和光芒。煤的温度就是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把这热量和光芒奉献给人民。解放军在淮海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国民党军刘汝明部开进淮南,运进一火车皮的炸药,企图破坏淮南煤矿。中共地下党组织发动淮南煤矿的工人、职员及矿警,展开了英勇的斗争,粉碎了国民党破坏矿山及企图将机器物资拆运台湾的阴谋,保护了矿山、机器。1949年1月18日拂晓,人民解放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淮南矿区,整个煤矿完好无损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3月初,淮南煤矿全面复工。3月底,淮南煤矿局正式成立。此后,淮南煤矿快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建设基地。1950年设县级淮南市,后来又改设为省辖市,整个城市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历史正在被反复刷新,到2013年,淮南煤矿已经发展成为年产煤矿六七千多万吨、上交税费近七十亿元的特大型企业。在国内说到煤矿时都说“南淮南,北神华”,代表着中国的煤炭开采先进水平。煤矿的建设和发展是一段有温度的过程,在巨大热情中,我们的矿工表现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状态,仿佛内心抱着无尽的热,像煤一样。这种精神,不仅是在煤矿,也影响和渗透到周边,成为这个地域的文化特质。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