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八公山区坚持开门纳谏,创新“五评”工作法,真找问题、找真问题;坚持立行立改、即知即改,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
围绕“真找问题、找真问题”,该区运用“五评”工作法,着力解决不想找、找不到、找不准等问题。一是群众评,看为民服务是否热情周到。在走访征求意见活动中,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余份,让群众有话可说、有项可选。二是上级评,看决策部署能否贯彻落实。围绕工作落实情况,量化考评标准,由区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打分,排出名次,指出不足。三是同级评,看团结协作是否默契到位。围绕重点项目建设中的合作、执法监管中的齐抓共管、各类联合专项活动中的沟通联系等情况,让部门之间相互“挑刺”;围绕贯彻民主集中制、处理分工与合作关系、执行规章制度等情况,让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相互“揭短”。四是下级评,看工作作风是否扎实细致。公开意见征求电子邮箱,引导机关工作人员帮助本单位党员领导干部查找“四风”问题。五是自我评,看理想信念能否坚定不移。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亲自撰写自我鉴定,从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查找不足,自己给自己打分、定级、制定整改措施。通过“五评”活动,该区初步梳理汇总8大类、147个问题。
围绕“立行立改、即知即改”,该区敢于“亮丑”,更勇于“亮剑”。针对群众反映学生转学办理“门难找、事难办”问题,教育部门简化学生转学手续,实行学生转学“一站式”服务代理制,变“学生家长自己办”为“学校代为家长办”,避免了家长来回奔波。针对群众反映社区缺少专业法律服务的问题,区里启动了“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联合区司法局、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定期深入街道、社区开展法律宣传和法律咨询服务,并组织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与社区“法律服务结对子”活动;此外,通过设立“律师工作室”、“法官服务站”、“检察官服务站”,把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我们将坚持真找问题、找真问题和立行立改并行,力求在查摆问题上更深一层,在解决问题上先人一步。”采访中,八公山区负责人表示。
(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