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千里长淮第一清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千里长淮第一清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4/23 6:49:0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凤台县取缔淮河非法货场码头纪实

      悠悠淮水养育着沿淮人民,见证着勤劳的沿淮人民的喜怒哀乐。伴随着煤炭的开采,淮河凤台县段涌现了众多的煤场、砂场和码头,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乘着淮南市“三线四边”环境整治的东风,凤台县启动了清理淮河非法货场码头工作,成功实施了“千里长淮第一清”。

      淮河凤台段的货场码头占用河道工程用地,货料随意堆放,管理混乱无序,运货车辆超载超限、沿路抛洒,不但安全生产隐患严重,也严重污染了淮河水质。一阵风吹过,“灰尘一扬数千米”,县城常常被笼罩在灰尘之中。

      生态环境遭到的破坏严重影响了人居环境,一部分人为了自己的私利破坏了共同的家园。近年来,凤台也一直未放弃对这些货场码头的治理。在过去的治理中,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百般阻挠,使得治理工作一直不彻底,一定程度上还出现了“反弹”,2014年1月,整治货场码头成为了凤台县“两会”的一号提案。整治货场码头已时不我待。

      春节假期没有阻挡住凤台整治货场码头的脚步。摸底调查、上门宣传、发出限期拆除的公告等工作有序推进。部分货场码头的经营户停止了经营、运走了堆料。但是还有一部分经营户在观望中,认为这是“吓唬人”、“一阵风”。春节一上班,凤台就启动了整治货场码头的集中行动。因为涉及数量多,凤台县采取分段整治的办法,先清理淮河大桥以北段砂场。数十台机械将河砂直接推入淮河河床,一场保护生态的战役迅速打响,场面壮观、气势恢宏。凤台整治货场码头的“亮剑”让那些尚在观望中的经营户慌了!春寒料峭的时节的深夜,淮河沿岸灯火通明,尚未清理的经营户们开始连夜运走自己的河砂了!清除经营用房、拆除供电设施、恢复河滩地,远远望去,恰似春耕繁忙的景象。

      淮河大桥至淮河二桥段的煤场、码头较多,也是县城灰尘的污染源。大量堆积的煤渣、煤灰恰似山川层峦叠嶂,甚至站在堤坝上看不到水、看不到对岸。限期整治公告发出后,依然有经营户我行我素。于是,整治货场码头的第二场战役打响了。全面切断供电,全面清理经营用房,全面切断上堤路,这让那些未运走堆料的经营户着急了!有的还想用原来的“老赖”办法,但面对如此强大的正气声势,也不得不自行清理了。

      凤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取缔这些货场码头,经营户怎么办?面对疑惑,凤台的决策者们早已胸有成竹。堵疏结合,一边清理,一边科学规划新址并予规范管理,确保货场码头的运行不污染环境。截至目前,新砂场选址已经确定,参与经营的报名工作已经结束,新货场码头选址工作正在进行。

      据凤台县“三线四边”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同志介绍,凤台将实施系列生态修复措施,在清理后的货场码头原址上建起城防堤公园,让人们“看得见对岸、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定让家乡的明天更美。

(通讯员 单兆伟)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