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2月份以来,八公山区将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作为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基层党建的有力抓手,以“一整顿、两解决、三建设”为主要内容,对难点重点村、社区进行综合整顿帮扶。
调查摸底,建立台账。八公山区通过召开会议、走访调查、群众评议等方式,对27个村、31个社区开展调查摸底工作。针对摸排出的5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对照中组部确定的10类主要问题,深入分析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原因,登记造册,逐村建立工作台账。
强化责任,全力整治。该区建立区委领导软弱涣散村(社区)联系点制度,由区相关负责同志分别联系5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包联领导每周要到联系点2次以上,指导组织建设、村级事务等工作;经开区及有关乡镇党政班子负责同志兼任各软弱涣散村(社区)第一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参与制定软弱涣散村治理措施;并从纪检、政法、组织等部门抽调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成立了驻村工作组,赴村开展工作。同时,按照“一村一策”的要求,逐村、逐社区、逐条制定整顿措施,明确具体任务和整改时限,责任落实到人。对整顿达不到要求的,区级领导不撤离、“第一书记”不脱钩,确保整顿一个、转化一个、巩固一个。
突出重点,跟踪督查。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八公山区采取“四抓四解”措施,即抓隐患排查,解决信访稳定问题;抓队伍整顿,解决组织建设问题;抓制度规范,解决管理混乱问题;抓帮助扶持,解决“三农”发展问题。区委还派出5个督查组,采取重点抽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办法,分片对集中整治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验收。截至目前,全区整改已到位的村居党组织达3个,调整软弱涣散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培训村居干部500多人次,解决突出问题10余件,建立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三资”管理、民生工程等方面的长效机制。
(记者 何婷婷 通讯员 缪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