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潘一矿职工研制发明的《地面抽采钻井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在淮南矿业集团第二十八届青工“五小”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该成果每年可为矿节约400万元勘探费用; 谢桥矿职工自主研发“新型膨胀式霸王桩”,采用废旧钎杆制作,使用安全简单可靠,可重复使用,解决了煤巷掘进工作面迎脸片落伤人这一“顽疾”,每年仅材料费一项就可节约110万元以上,此项成果还申报了国家专利。类似小投入换来大效益的“五小”成果2013年就达到了154项。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淮南矿业集团每年组织开展青年职工“五小”(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活动,着重解决企业在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的“急难险重”课题,吸引了广大青工积极参与,成为淮南矿业集团一大品牌。
据悉,2013年,该集团共有5023人次参与申报“五小”成果1751项,参与评审1263项。最终154项技术含量高、可操作性强、推广价值大的成果获奖,486人次受到表彰,9人被授予淮南矿业集团“青年科技带头人”称号。符合申报国家专利产品167项,发明专利产品60项,实用新型专利产品107项。仅2013年申报的“五小”成果,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过2300万元。
(通讯员 林淮中 记者 鲁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