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集实验区102省道公路河环境整治综述
4月1日,记者深入毛集实验区采访“三线四边”环境整治。在102省道公路河整治现场,4台大型长臂挖沟机正清淤疏浚,整坡平土,奏响着一曲壮丽的奋战赞歌。
102省道公路河,东起毛集镇翻水站,西至夏集镇西边界,全长10公里,是贯穿全区的一条重要水系。该区围绕“秀美小城市、生态旅游区”的建设要求,公路河整治初步实现“河道标准化、水系生态化、环境优美化”的目标。
定目标 攻思想 解决认识问题
“这是全区‘三线四边’环境整治示意图,中间那条蓝色主线就是102省道公路河。”在毛集实验区“三线四边”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区文明办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实现河面清洁、河流畅通、河线优美是这次整治的最终目标。
“三线四边”环境整治是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美好乡村的现实选择。102省道公路河由于年久失治,河坡塌泄,杂草汇集,环境极度恶化,群众对此意见很大。毛集实验区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美好乡村建设、拆除违法建设、文明城市创建和森林城市创建等工作,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入手,制定出102省道公路河整治的具体方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工委管委的战略部署上来,打造更加宜居的滨焦岗湖新城,这已成为广大干群的共识。
定主题 攻宣传 解决动力问题
“夏集镇把102省道公路河整治作为‘三线四边’环境整治的‘主战场’,已完成土方量10万方。”在整治现场,夏集镇负责同志说,通过清淤整理出河坡地200多亩,栽植法国梧桐、冬青、紫薇、垂柳各类绿化苗木5万棵。
毛集实验区把“三线四边”环境整治视为时代的最强音、发展的主旋律、工作的总抓手和干部的试金石。为恢复102省道公路河“碧水蓝天”,该区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对公路河环境整治进行广泛宣传,特别是区广播电视台开设专题,跟踪报道,形成“政府支持、群众参与、社会关心”的强大声势和良好氛围。每周五下午3:00至5:00,全体机关党员干部除留守1人受理日常事物,其余全部走进集中整治现场,引导广大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全面提升文明素质。
定职责 攻机制 解决推进问题
“毛集镇在102省道公路河整治过程中,明确职责,建立机制,做到‘整治一段销号一段,完成一件归档一件’”。毛集镇负责同志告诉记者,环境整治事关城市形象提升,事关百姓民生福祉,必须向人民交出圆满答卷。
定职责,攻机制,这是毛集实验区解决“三线四边”环境整治的有效途径。该区在河渠环境整治工作中,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大户承包、专业管护”的模式,由区工委管委统一部署,区直相关部门牵头协调,各乡镇具体实施。特别是联席会议制度、日常调度制度、指标攻坚制度、领导帮办制度、督查问效制度“五制联动”,把公路河环境整治推向深入,做到整治河渠与植树造林并举,实行建管权和收益权直挂,群众对此很满意。如今,垃圾沿路水草满渠的乱象一去不返,公路沿途景观焕然一新。
定时限 攻投入 解决保障问题
“投入资金300多万元,整治河渠10公里,整理土地300多亩,这在毛集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创举,预计4月中旬能够全线完成任务。”毛集实验区管委负责同志介绍说,保证做到人力向一线集中,资金向一线倾斜。
毛集实验区根据“属地管理、重心下移”的治理原则,详细列出河道整治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全区党员干部分区域、分路段、分河段实行划片包干,不达目标不收兵。该区把环境整治和植树造林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实行“以奖代补”。同时建立多元筹资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对环境治理和植树造林提供支持。该区将继续弘扬“雷厉风行、言行一致、严谨创新、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拿出同心同德的心劲、勇毅笃行的稳劲、抓铁有痕的干劲,决心变“沿途水线”为“生态画廊”。
(通讯员 徐瑞成 记者 刘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