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此言不虚,今年再次得到印证。
4月5日迎来清明到今天短短10天,我市已经历3次降水过程。4月7日,零星小雨;4月11-12日,中到大雨;4月15-16日,中到大雨。据预报,受中低层切变线影响,从昨天开始的连阴雨天气将持续至19日。
为何每到清明时节,都会下起引起大家离愁别绪的雨呢?
虽然民间有各种说法,但气象专家解释说,从专业角度讲,“清明时节雨纷纷”是有科学依据的,不仅是我省的天气特点,在全国大部都会出现。这是因为春季为冬夏之交,冷暖气团都很活跃,冷气团和暖气团在这个美丽的季节相遇,频繁互动互相“斗争”,导致天气有点变化无常,雨水就来了。
对我市而言,今年清明时节雨水偏多,上周的降水已经导致土壤墒情湿度较大,再加之这场大雨的浇灌,对农业生产不利。市气象台在发布天气预报的同时,也提醒麦区要及时清理“三沟”,降低土壤湿度,减轻作物湿害。
而在为数不多的某些年份,清明时节雨寥寥,又是什么原因呢?气象专家介绍说,主要是因为冷空气的势力不强,空气湿度不大,水汽不够,没形成雨水的条件,就像我市今年清明假期的头两天并没出现“雨纷纷”的情况。
昨天大风大雨,一丝凉意袭人。人们普遍感觉早晨寒冷,午后舒适,傍晚偏凉。这几天天公会一直阴沉着脸,完全没了前几天阳光普照时的春意盎然,早晚还得“捂一捂”,要注意防止呼吸道疾病。
满城何时不飞花?天气转暖,每逢天气晴好,梧桐、柳树飞絮就开始漫天飞舞,对于容易过敏的人群来说,古人笔下“扰乱一春情绪”的飞絮“不是天生稳重花”,会带来不少烦恼。春天谨防“飞絮病”很有必要。
据医生介绍,飞絮引起的过敏主要发生在上呼吸道,会引起强烈的咳嗽和哮喘等反应,皮肤上也会出现过敏性反应,如皮肤瘙痒、眼结膜发红等,严重的还会影响睡眠。医生强调,对飞絮过敏的人,尽量不要去有柳树的地方,如果一定要去,也要戴上口罩,身上要尽可能穿得严实些。回家前,要把身上的柳絮残留物消除干净,不要带到居室内。小孩和老人可以服用抗过敏药物来进行预防。此外,补充维生素C、多吃小白菜、萝卜等也有益于抗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