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着力编织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网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着力编织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网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4/9 6:50:2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近年来,我市积极将“社会共治”理念贯穿于食品安全保障的全过程,着力编织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网,有效提升了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

      我市在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中,一是筑牢政府监管网。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明确监管部门职责。针对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品种、重点区域,组织开展打击销售“三无”食品、肉制品、农村食品安全、乳制品质量安全等重点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健全企业自律网。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面推行食品安全承诺、食品安全岗位责任、质量安全管理、培训教育等制度,着力提升企业管理者质量安全意识和保障能力;建立动态食品安全信用状况信息档案,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实行诚信分类监管;开展示范创建,目前全市已创建46条食品安全示范街、2条文明餐桌示范街和54家文明餐桌示范单位。三是密织社会协同网。全面落实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四员”制度,在每个乡镇(街道)设立食品安全管理员和食品安全宣传员各1名,每个行政村(居委会)设立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各1名,进一步筑牢了食品安全基层监管网络,扫除了监管盲区。四是畅通公众参与网。统筹推进食品安全“三进”和食品药品安全科普行动计划,增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大力实施“明厨亮灶”工程,全力打造“透明厨房”,接受消费者适时监督。不定期邀请家长代表走进学校食堂,把关食堂食品安全。畅通社会监督渠道,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对食品安全的意见,积极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记者 祁昂)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