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特色产业助民富 美化家园惠民生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特色产业助民富 美化家园惠民生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4/9 6:45:3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孔店乡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今年以来,大通区孔店乡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为契机,积极抢抓全市“东进南聚”战略机遇,全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森”工程、“三线四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征迁拆违、美好乡村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全乡各级党员干部,坚持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来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特色产业助民富 草莓经济效益“好”

      该乡党政班子以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以草莓种植为主导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乡充分整合省江淮分水岭项目资金和整村推进扶贫资金,大力推进古堆、新街、河沿等村土地流转,积极组织农民进行规模化、标准化草莓生产,并扶持成立了民丰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等一批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今年以来,该乡新增草莓标准化生产基地1200亩,全乡草莓栽植面积达7000余亩,人均年收入增加约千元。

      阜阳人赵士活原在北京等地经销草莓,获利颇丰,但对于一心创业的老赵来说,总感觉自己缺了点什么。在孔店乡党委书记夏太琢的劝说、帮助下,老赵在大郢村投资200万元建起了300余亩草莓标准化生产基地。现在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地,年收益近百万元。跟老赵一样有大志向的还有河沿村致富能手闫如梅,在乡长聂鑫的结对帮扶下,闫如梅实现了从一个草莓种植户向发家致富能手的转变。她在全乡率先成立了淮南市“民丰”瓜果蔬菜合作社,现入社村民近百人,栽植草莓近千亩。

     “三线四边”大整治 创森绿化环境“美”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告别“脏、乱、差”,实现“洁、净、美”正成为广大农民的热切企盼。

      今年以来,该乡坚持把“三线四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创森”工程有机结合,全面改善和提升城乡环境。截至目前,该乡共清理和拆除合淮蚌高铁、合徐高速、G206国道沿线,以及高塘湖和蔡城塘周边生活垃圾180余吨,非法小广告牌100余个,小草堆、废弃小猪圈等120余处,并新建垃圾池80余座,有力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征迁拆违促发展 重点项目推进“快”

      为保障舜耕山风景区淮南子植物园项目征迁拆违任务的圆满完成,2月下旬以来,该乡多次组织机关干部主动放弃周末和节假日时间,集中开展征迁拆违。

      由于植物园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该乡在项目现场专门成立了指挥部,乡主要领导亲自坐镇指挥,乡党政班子轮流值班,分管领导长期驻点,全乡干部随时支援。只用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近30处,约7万平方米违法建筑的拆除工作,并顺利征迁土地1700亩,妥善安置拆迁群众50余户。

      去年以来,该乡共拆除违法建设50余万平方米,占全乡违建总存量98%,有力地推动了全乡大拆违、大建设工作。

      美化家园惠民生 群众满意幸福“多”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乡坚持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力所能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是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切实改善了352户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二是大力实施清洁乡村工程,先后完成500座卫生厕所改造任务,为村民营造了干净、整洁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三是深入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投入123万元在大郢村新建水泥路2210米、村民文化活动广场2000平方米、文化墙210米,修建排水沟24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35盏。

      “忽如一夜春风来,村庄旧貌换新颜”。通过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清洁乡村工程和美好乡村建设等工作,房屋新了,道路通了,路灯亮了,河道清了,环境美了……,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建设美好乡村,享受美好生活”的梦想在孔店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通讯员 张胜 缪康四)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