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安徽德邦化工如何发力打造转型升级版
甲午马年第一季,安徽德邦化工马不停蹄地向前奔,延续着撬动企业发展方式的新变化:今年的重头戏,再度完善清污分流系统;厂区东西主干道改造成景观道项目,已拿出设计及效果图,计划投入两三百万元;大气防护距离内第二期184户居民的搬迁安置,迸发着一种快节奏……
拧成一股劲,主打“环保牌”,来自于企业跨越“生死线”的决心。去年下半年以来,德邦化工在资金紧张的状况下,仍旧挤出2600万元,专门用于厂区附近200米居民的搬迁安置。按照计划,总投入将达到4300万元。而一期111户居民的搬迁安置,早于前几年顺利完成。
记者首先赶到湖滨东路边,目睹到了安置房建设工地的繁忙景象:这一溜3幢楼房已封顶,正紧赶紧忙着外装修,预计5月份可向108户交钥匙;另有两幢楼房,业已启动建设。不少冀盼搬家的居民,看了宜居的新楼房也挺满意。
“公司总部十分重视环保,将这一点作为企业的生死线”,安徽德邦公司党总支书记刘默海如是说。而这种坚定的环保理念,已融入企业运行轨迹中,并且一抓到底、矢志不渝。
“生死线”——一条诠释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线,愈发清晰:从2002年收购重组老企业,德邦化工落户淮南约12年。这家企业从当初年产纯碱4万吨规模,增至如今的年产45万吨的生产能力,产能翻了11倍。再看看环保投入,公司累计投入8500多万元,建成了一系列环保装置,并已正常运行。
甲醇灌区、热电除尘装置、一次水处理装备、二次水处理设施、三次水沉淀池、三次水处理冷却塔……走一路看一路,细看厂区遍布了一处处环保利器,正在紧张运转,聚集着对治污攻坚的美好期盼。
减排,在德邦化工早已不是新话题。早在2012年,这家企业投入了800万元,上马了能力较大的氮氨回收系统,尤其是一天的运行费用就达到1.5万元。这家公司算清环保账,开足马力保运行,将高氮氨废水全部回收,履行了一家企业的责任。
“生产必须服从环保!”德邦化工有限公司环保部经理裔传国告诉记者,“环保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不抓环保,企业怎能生存下去?”
过去的一年,德邦化工公司组织各项环保检查37次,达到了一旬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效地减少了“三废”排放,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
过去的一年,德邦化工再度对治污减排动了“硬刀子”,仅仅大的项目就有6个。
有这样一个转型升级版,蓄势待发——省政府“861”重点项目、60万吨/年联碱技术改造项目,是中盐德邦公司的最大子公司德邦化工超越自我的力举。目前,60万吨技改项目工程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如果通过环评验收后将形成60万吨纯碱、66万吨氯化铵生产能力。
乘长风破浪前行,企业深切感受到了一种特殊护航:市环保局主动对接,定期联系,上门服务,全力帮扶,积极做好环评前期验收准备。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帮助企业完成拆迁动员、规划审批、搬迁地址选择,派专人成立拆迁办公室,协助企业做好房屋测量、评估,为搬迁居民解惑释疑,第二期搬迁安置居民已基本签订协议。
这么强大的机遇及压力,就在眼前。德邦化工把环保作为公司生存及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积极开展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各尾气洗涤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等环保设施运行平稳,废气、废水达标排放。公司又启动了新一轮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上削减污染。
主打“环保牌”,跨越“生死线”,德邦化工的步伐又快又稳!
(记者 胡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