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县实施新农合惠民生纪实
“我告诉小同志你啊,要是没有新农合给我报销药费,我这把老骨头早就埋在土里生锈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真是多亏了党的惠民政策!”这是日前凤台县民生办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发放类民生工程调查走访时,在桂集镇中心卫生院倾听吴正清老人说出的最朴实的话语。“以前看病都是咱老百姓自己掏钱,咱大病可是治不起啊,现在可好了,国家给了这个好政策,就像是给咱们百姓戴上了一个护身符,有病也不怕了。”
据了解,今年77岁的吴正清是桂集镇桂集村三连队的五保老人,老人因患脑梗塞在桂集镇中心医院住院治疗,前后共花去医疗费1900元,这次住院就花光了老人的平时积蓄,但是,老人这次却没有长吁短叹。医务人员告诉老人,通过新农合可以100%地报销,1900元钱如数报销退还,老人在办好出院手续时,就到该院的新农合办理报销手续,拿回了1900元钱。
和吴正清老人一同出院报销的还有其他几位老人,他们每人脸上都露出开心的微笑,因为新农合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不用为没钱无法治疗而发愁了。3月24日,在桂集镇中心医院新农合报销窗口,站满了前来报销的群众,医务工作人员正在认真审核每一位前来报销的医疗账单,有条不紊地逐个办理。“我们这里每天都有20多位患者或患者家属来报销新农合药费的。”该院新农合负责人说:“今年农民报销比例比往年提高了,而且不限制地域,和我们相邻较近的凤凰镇部分群众也来我院报销医疗费,上个月,在我院报销的新农合人员共有211人,报销金额达近60万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集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2013年全县新农合以村为单位覆盖率达到100%,参合农业人口总数达535975人。
近年来,凤台县不断加大新农合工作力度,从一连串的数字中不难看出:2005年新农合参合人数为312872人,住院补偿5877人次,农合补偿1564.33万元,总参合标准30元/人;至2013年新农合参合人数为535975人,住院补偿45313人次,住院总费用24338.01万元,农合补偿14673.06万元,参合标准340元/人,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农民享受民生工程带来的实惠和参保的积极性。
记者在凤台县采访时时常听到这样的传唱:
“走进新农合,党的政策绿了山河,一把钥匙,打开农民疾病的困惑,十亿农民的就医之路啊,点起新的期望。走进新农合,十元起步十年春风化雨,一剂良方,泱泱大国农民就医之路啊,找到新的良药。”
这就是新农合政策实施后,解决了就医之难的农民发至肺腑地唱出的《新农合之歌》。
据凤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2014年该县新农合筹资标准又有新提高,农民个人缴费为70元/人,中央及各级政府补贴为不低于320元/人,筹资总额将不低于390元/人;门诊统筹报销有了新变化,门诊统筹每人每年报销比例由原来45%增加到100%,并且家庭成员可共用,也就是说群众在封顶线内看病可以不花一分钱,真正实现“不花钱也能看病”;2014年当年出生的新生儿,可以随其参合父母自动获取参合资格并享受新农合待遇;新农合报销补偿封顶线有了新变化,2014年,农合报销补偿封顶线30万元;乡村两级可用药品有了新变化,乡村两级可用药品增加到了520种,农民群众就医用药的选择范围更宽,就医用药补偿的范围更广。全县新农合参合农民医疗费用的补偿范围将更广,报销比例将更高,报销程序将更加便捷。
(记者 刘银昌 通讯员 高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