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王艳
王艳同志是高皇司法所所长兼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多年来,她始终以关注民生、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职能作用,以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一直奋战在基层工作的第一线,为维护基层和谐稳定作了大量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去年年底,她光荣当选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成为淮南市去年仅有的两名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之一。
王艳自2007年兼任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以来,坚持深入村、组等基层一线开展排查走访,与重点村村民群众交朋友,听取村民群众的呼声。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建言献策,协调制定维护辖区稳定的工作方案和工作措施。她亲力亲为,耐心细致,在她的协调下,高皇镇开通了全镇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热线,只要有时间,她就亲自值班接听热线,接待上门咨询的群众,耐心地解答他们的疑惑,使他们满意而归。加班加点,节假日,她坚守岗位,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在任一天,保一方平安”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针对农业大镇流动人口多、弱势群体多、上访人员多、民间纠纷矛盾多等的特性和所带来的压力,她着眼于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推进工作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发展。积极主动争取领导的重视支持,在建立完善镇和25个村(居)调解组织的基础上,积极协调镇内5个民营企业、6个机关事业单位和辖区16所中、小学校建立了人民调解组织,实现了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六统一”。到2011年,经过多方协调,在全镇建立起了一个面积50多平方米的“人民调解大厅”。通过这个调解中心,逐步建立落实了人民调解工作检查监督制度、专题例会制度、形势分析报告制度、重点疑难纠纷集体讨论制度和处理纠纷回访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措施,真正建立起了人民调解防控网络和第一道防线。
长期的工作实践,使王艳总结出,有的纠纷必须立即处理,比如发生打架、闹事等纠纷。有的问题则要先冷后热去处理,比如赡养问题等。去年1月份,她受理了辖区安台村一个所有权纠纷。一个肢体严重残疾又怀孕数月的程某,2012年底丈夫突然因工作意外身亡,对方一共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精神抚慰金等共计35万元,打入公婆帐户后公婆没有给付程某,引发矛盾,公婆到银行冻结了程某家死者名下的存款,程某到保险公司冻结了死者身故保险金,闹得不可开交。公婆找到王艳,无奈的程某也专门委托她去处理。王艳分析双方僵持下去的得、失、利、弊,帮助双方清算帐目、理清思路、化解焦点,多管齐下,最后一气呵成使双方放下偏激和执着,达成了协议:扣除死者各项花费,公婆一次性给付程某及未出生的孩子145000元,死者名下的存款归程某所有,死者在保险公司的身故保险金由其与前妻所生女儿领取。缠绕近两个月的纠纷终于得到了圆满的化解。
根据矛盾的性质难易程度和当事人的具体情况,王艳坚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开展调解,注重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和法制教育工作,特别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入情入理的分析解释和协调引导,达到调解一件、教育一片的目的。
几年来,她独立或与同事们配合,共接待群众3000余人(次),组织、参与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近千件,得到了当事人认可、当地群众的满意。
(记者 武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