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真情关爱——为“留守儿童”建立温馨的家园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真情关爱——为“留守儿童”建立温馨的家园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3/27 7:10:0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校园里的“留守儿童之家”,通过亲情电话与远方的父母通上一个电话;课余时间,在温暖的爱心妈妈指导下绘画……这已经成为潘集区留守儿童常见的生活场景。来到他们身边,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记者真切的感受到:孩子们稚嫩的脸庞背后,是对亲情与关爱的渴望。

      今年春节刚过,王俊宇的父母又离开家前往上海打工,家里只剩这个虎头虎脑的5岁孩子和年迈的奶奶。架河镇中心幼儿园开学后,小俊宇的情绪又一次波动,嘴里不时念叨着:“爸爸拉着左手,妈妈拉着右手,我们一起做游戏。”早已可以自己大小便的小俊宇又开始频繁地尿裤子。老师问起原因时,小俊宇怯生生地回答:“我一尿裤子,妈妈就来给我换衣服了……”

      像小俊宇一样的留守儿童,架河镇共有400多名。因为孤单,与在家相比,他们更喜欢待在学校。架河镇中心幼儿园的每一位老师都是“爱心阿姨”,她们给孩子扎辫子、买新衣,周末带着孩子去自己家吃饭,每个月都给孩子们过生日,让留守儿童感受着大家庭的温暖。

       因为思念,电话与照片是留守儿童的寄托。在家的日子里,他们会不经意地望向客厅的那部电话,会翻看床头那本已经磨旧的相册。瞅着桌上那张全家福,他们会千百遍地念叨同一个问题:爸爸妈妈,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由于与父母长期两地相隔,缺少亲人的关怀,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相对较低,家务负担较重,性格孤僻、自卑者较多。”潘集区妇联负责人坦言,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已成为教育部门乃至全社会的责任。

      依托妇女儿童之家、留守儿童活动室等阵地,潘集区妇联开展“春蕾计划”爱心救助活动,每天组织孩子们到镇、村留守儿童活动室借阅图书、快乐活动,每月开展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安全知识、亲子互动、亲情沟通等活动,用真心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用真情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在祁集镇曹岗村,许爱勤是远近闻名的“爱心妈妈”,她“儿子”曹广金的父母都在外跑船,每天许爱勤都会来到小广金的家里,除了洗衣做饭,还会帮着小广金辅导功课,带着他打羽毛球、下五子棋,遇到小广金心情不好时,她还会像亲生母亲一样,和“儿子”聊天。她告诉记者,很多人以为留守儿童只是会要吃、要玩、要物品,却不知他们最需要的是对亲情的渴望,关注留守儿童心理渴求,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关爱,送吃送穿不如聊聊天!

      潘集区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将每名儿童的学习表现、家庭住址、监护人姓名、父母外出打工地址等情况登记建档,组建了爱心妈妈队伍14支,让460名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帮一”或“多帮一”对子,每年开展结对帮扶活动4次,为留守儿童服务覆盖面达到80%,用爱心撑起孩子们快乐的蓝天。

    “爸爸你在外地打工辛苦,要注意身体,不要担心家里,家里一切都好。”

     “妈妈,奶奶对我很好,希望您今年早点回来看看我,一定要好好地照顾好自己。”

      “希望爸爸妈妈能多陪陪我。”

      ……在夹沟镇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的心愿墙上,孩子们稚嫩的言语中流露出超越同龄孩子的成熟。

      留守儿童是少年儿童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它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帮助,让我们人人都为留守儿童献出一点爱,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家园”,还他们一个温暖快乐的童年,使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一样都享受到阳光的普照,健康无忧地成长……

(记者 柏松)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