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最后一公里”上诠释“零距离”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最后一公里”上诠释“零距离”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3/24 7:08:2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凤台县派驻“五员”入村开展教育活动纪实

      日前,为了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巩固和深化“书记带头大走访”、“七必访七必问”活动成果,凤台县委向全县207个村(社区)派驻“五员”,贴近群众开展指导服务工作,让人耳目一新。

      该县派驻的“五员”是,工作指导员,由县委组织部选派,选派条件为全县各乡镇、县直机关单位正科级干部,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指导做好第九届支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维稳治安员,由县公安局选派156名民警下乡包村,负责治安防范、情报采集、警务联络和便民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法治司法员,由县委政法委选派,做好普法宣传工作,运用法律手段调解民事矛盾,息诉罢访;网格管理员,由各村推选,主要掌握村里各类信息,处理村里有关问题,做好上级政策的宣传工作;创建督导员,由各乡镇选派,负责文明创建、“三线四边”、拆违控违、美好乡村建设和“创森”工作在村的开展和监督工作。

      网格化网出亲民情

      龙潭社区是该县最早实行网格化管理的社区,社区划分为5个网格,社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以来,充分利用网格的作用,做到“管理到门口,服务进家庭。”

      日前,社区居民牛冬冬、裴小琛欣喜若狂,拿着二孩生育证直夸社区人员的服务是心贴心的。“单独户”二孩政策出台后,该社区开展了“单独户”二孩办证的入户摸底宣传服务活动,登记符合条件的144户,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牛冬冬、裴小琛等三户符合二孩条件的居民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就顺利办理了二孩证。

     “面对面的为居民服务,社区党员主动承担社情民意调查,民事纠纷、信访稳定排查调解,只要一方稳定和平安,再小的事都是大事,这些事关群众的事情我们都做到了。”该社区主任李攀告诉记者。  

      社区里响起法槌声

      日前,伴随着法槌清脆的响声和法官洪亮的声音,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庭审开始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庭审并未安排在法院的审判法庭里,而是搬到了凤台县周庄社区法官工作室。

      该起案件的被告周某,向原告程某借款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还款期限届满后,周某没有按约还款,原告便诉至法院,而此时被告投资兴建的工厂马上就要投入运营,如果直接判决还款,对于被告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庭审结束后,法官加大了调解力度,争取分期分批还款,经过法官一个小时的调解,原告同意了法官的调解方案,在征得被告的同意后,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调解结束后,被告来到法官身旁,激动地说“真没想到法官考虑的这么细致,而且我们足不出户矛盾就化解了!”“我们社区法官就是为了方便群众,我们就是大家贴心的法律服务员吗!”办案法官高兴地说。

      凤台县人民法院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该院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创新审判模式,推行社区法官工作制度,基层法庭下设社区法官工作室,派驻法官定期到社区工作室开展巡回审判,指导人民调解,开展综治宣传,解答群众遇到的法律问题,现在又开展了“法官进百村,巡回审百案”活动,更好地让居民在家门口获得司法便民服务,实现司法资源和社区资源的整合衔接,推动社会矛盾化解。

      法制员普法到心中

      凤台县公安局禁毒民警王允兵是全国优秀禁毒民警,他在“五员”派驻入村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特长,主动请缨到新集镇郭郢村。

      该村有1300多人,村里经济状况比较好,但是有一些吸毒人员和隐形吸毒人员。入村伊始,他就建立了警务联络室,把重点放在禁毒宣传上,精心摸排和了解,印制和发放禁毒宣传资料,并进行案件的侦破。前不久,他获悉该村的严某长期贩毒,最近在一家网吧有毒品交易,他跨越安徽、江苏两省终将此案侦破,缴获海洛因300克,是该局破获的最大的一起贩毒案。王允兵说,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作为法治司法员,最基本的就是做好普法宣传工作,运用法律手段调解民事矛盾,掌握村里各类信息,处理村里有关问题。

      凤台县公安局负责同志对记者说,现在156名民警下村开展工作,“一村一警”包村工作全面启动,和包村干部进行了联系对接,把平安凤台建设融入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去。

(记者 刘银昌)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