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打结婚证,对方悔婚,彩礼钱是否能要回来?”“民间借贷如何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邻居在宅基地建房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该如何维权?”······3月21日,一支支基层普法志愿者来到三和乡街道,走村入户,将法律知识送到村民的家门口。
土楼村村民俞春兰在今年春节前与朋友发生了债权债务纠纷,但苦于当初借款时也没立字据,只是口头做了约定,但眼看就要到约定的还款期限,对方却表示没有能力偿还。正在一筹莫展之际,俞春兰遇到了基层普法志愿者,她便将自己的遭遇一股脑儿倒了出来。听罢俞春兰的苦诉,志愿者一面安抚她的情绪,并通过法律法规给予她不少合理化建议,并告诫今后若发生此类情况,一定要白纸黑字写明,以免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在活动现场,基层普法志愿者以案说法,宣讲平安建设、禁毒、社会稳定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帮助村民解决法律上遇到的难题,送法上门,现场为村民解决了婚姻家庭、民间借贷、相邻关系等十多个法律问题。
据悉,此次活动共发放各种宣传材料500余份,展出七块展板,现场解答群众咨询40余人次,对基层普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图:普法志愿者将宣传材料发放给村民
(记者 李舒韵 通讯员 吴祥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