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说道:“书非借不能读也!”意思就是借来的书才会看得认真。而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近日举办的“图书漂流”活动,恰恰就是想让同学们达到“借他人书,更好阅读”的效果。
3月19日上午,记者在安徽理工大学北区图书馆里看到了这一处“图书漂流驿站”,只见不大的地方收拾得井井有条,统一包上书皮的图书整整齐齐地放在桌子上。能源与安全学院团委书记唐克告诉记者,这是学院第一次开展这样特殊的读书活动,“图书漂流”的意思就是,漂友们可以将心爱的书籍提供给漂流驿站,与他人共享,同时可以选借一本他人提供的书籍阅读,看完书后,大家可以在书中专门印制的漂流标签上签上姓名,并留下读书心得,放回漂流驿站,供下一位读者选借阅读,这样便可以达到互相交流的效果了。
据了解,这项活动一经推出便得到广大同学的积极响应,共征集图书300多本,内容涉及天文、地理、艺术、哲学等,活动开始两天以来已经有百余名同学前来进行了“图书漂流”,同时,为了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持续性,还会在学期末根据读者的阅读量评选出“最受欢迎图书”以及“漂流之星”的称号。
图书漂流,是一段文明美丽的奇妙旅程,她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再将其漂出手,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香。没有借书证,不需付押金,也没有借阅期限。这种好书共享方式,让“知识因传播而美丽”。
图:一名同学正在整理图书
(记者 付莉荣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