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深井“筑巢” 蓄力发展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深井“筑巢” 蓄力发展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3/21 6:58:4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国投新集一矿实训基地建成投用纪略

      总面积1740平方米,下辖运输、一通三防、掘进共有10余个工种的实训培训区,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截至上月底,国投新集一矿井下实训基地高质量地完工,目前已具备为新工人和调换工种人员实训的条件。日前,记者一行随该矿工作人员深入1800余米的井下走访了该矿的实训基地。

      距井口1800米,步行20分钟,这就是建成后的新集一矿实训基地到井口的距离。来到实训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门一幅对联“让习惯成为标准,让标准成为习惯”,标志着该实训基地是强化职工现场技能训练,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

      该实训基地正对大门是一段20多米长的小斜巷,国投新集一矿因地制宜地安设了斜巷运输标准化装备,增设了斜巷运输实训区。斜巷中央摆放着一部崭新的风机,是通风实训工种延伸的设备。跨过风机,眼前豁然开朗,正前方是掘进实训区,左侧百米巷道是一通三防实训区,右侧还人性化地设计了休息区和理论教学区,现场摆放了桌椅、板凳,供实训学员休息和理论教学使用。整个实训基地巷道宽敞、坚实,各功能区布置紧凑、科学合理,在近1800平方米的巷道设置了16个工种实训的场地,俨然是一处综合练兵场。

      根据国投新集公司人才发展“十二五”战略规划和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在矿井的大量运用,高端及技术人才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为解决人才需求与持续培养的问题,国投新集公司下发了在各矿井建设实训基地的要求。新集一矿按照公司部署在2013年年底全面掀起井下实训基地建设的热潮。从地点选定、工程牵头负责人、工程建设的推进节点、考核督办责任人等进行了明确,随即巷修、运输、机电、通风等九支队伍同时进点,划分功能区、规划实训工种的方案等。在年终安全生产异常紧张的时期,该矿把实训基地建设列入到矿重点工程日程表,实施节点控制,保证安全高效完成实训基地建设。

      创业时期,新集老一辈创业者在一无资金、二无人才的情况下开创了新集发展的新篇章。今天,新集人在煤炭市场低迷时期,策马扬鞭自奋蹄,再次扬起创业的大帆,矿井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正蓬勃发展,正需要各方面的高、精、尖的技能人才和安全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岗位能手,新集一矿在做好日常安全培训的同时,紧跟公司步伐,把职工培训工程列为矿井持续高效发展的日常规划,以人才培育筑牢矿井发展的基石,助力矿井安全高效发展。

(记者 武春晖 通讯员 武 周)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