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春风吹拂,春意盎然。
在凤台县钱庙乡,一场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以服务农村、农民为工作着力点的春耕备耕会战开始了。钱庙乡是农业乡镇,每年开春时节的春耕春种是首当其冲的任务,该乡正在广泛宣传各项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号召农民群众抢抓农时,充分抓住当前雨量充沛、气温回升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以建大棚、购良种、加强麦田春管为主要内容的春耕备耕工作,营造好大忙春耕,实现农作物稳产、农民增收的工作氛围。
抢施小麦返青肥 保障麦苗生长
新春后,记者在钱庙乡采访时了解到,为了进一步促进麦苗生长和苗情转化升级,钱庙乡抓住当期土壤潮湿的有利时机,广泛宣传,及时组织农民以追施小麦返青肥和开展麦田化学除草为主要内容的田间管理工作,确保小麦返青期间有充足的肥料供应,加快小麦迅速返青生长。
陪同记者采访的一位该乡干部告诉记者,由于去冬的干旱,钱庙乡4.8万亩小麦干旱缺水,普遍脱肥,大部分地块麦苗呈枯黄状态。近期的雨水不仅缓解了旱情,还为追施小麦返青肥带来了有利时机。
3月4日,钱庙乡农技中心主任黄庆超开车赶到关庄村吕广强家进行技术指导,吕广强家种植有18亩小麦,小麦施返青肥和消除病虫害的任务很重,黄庆超查看后,告诉吕广强如何施肥和消除病虫害,临走时,还把注意事项写在一张纸上。作为中心社区,钱庙社区发动全社区800多户农户和机插秧合作社,根据苗情,对4900亩土地加强管理,合理追施小麦返青肥,对于群体严重不足的弱苗,适当重施返青肥,对麦田生长不均的弱苗田,酌情追施了“偏心肥”,努力提高返青肥使用覆盖率。目前,该乡90%以上的田块追施了一遍返青肥,保障了麦苗的茁壮生长。
搭建塑料大棚 促进科技兴农
连日来,该乡钱庙和曹洼社区的瓜农们正冒着料峭的春寒搭建瓜棚、菜棚,为播种早春西瓜、酥瓜和早春蔬菜做好准备。在钱庙社区北部的农田里,菜农钱士虎和十几名农民正忙着搭建和整修大棚,他们有的在绑扎支架,有的在开沟挖渠,忙着为播种早春蔬菜种植做准备。钱士虎告诉记者,去年他和几位农民建40多亩大棚种植大蒜和芹菜等,户均增收近10万元。
曹洼社区的瓜农们搭棚种瓜的积极性也日益高涨,目前已建造大棚80多亩。李士伟有20亩的大棚,现在正是菠菜、芹菜、辣椒上市的季节,产销势头很好,他乐不可支。他说:“再过15天,西瓜就可以育苗了,到时,乡里农技人员还会上门指导。”他还告诉记者,该乡党委、政府对菜农们“扶上马再送一程”,向我们农民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惠农新政策,制定出台扶持农业和农民发展经济新举措、新方法,激发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热情;通过邀请专家传经送宝、解疑答惑,提供市场信息等方式,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和现代化程度,进一步增加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推广农业技术 促进农民增收
开春以来,钱庙乡围绕“良种良法,致富农民”这一主题,组织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春耕生产。引导农民选购水稻优良品种,学习水稻育秧新技术,做到农民群众每人有一张明白纸(技术资料),每户有一个带头人,每村有一个示范户,乡里有一个示范片,人人学科技,个个是能手,推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乡农技部门积极邀请县农业部门技术专家来乡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指导农户紧抓春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节,学技术、选项目、选良种,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种田的能力,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示范演示、讲解指导,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农民春耕生产科技含量,增强农民的春耕生产技能,把春耕备耕生产工作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积极推进,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稻、无公害蔬菜、生态农业、规模养殖等农业产业,确保春耕备耕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切实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记者 刘银昌)